内容摘要:随着国务院《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以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到位,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随着国务院《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以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到位,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2009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企稳回升逐步向好的趋势。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出台。
按照《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部署,我国有色金属产业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企业重组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市场企稳发展向好
2009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全年运行总体态势表现为一季度见底企稳,二季度稳步回升,三季度持续向好,四季度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工业生产企稳向好。2009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1%,增幅比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高3.1个百分点。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2605万吨,同比增长4.0%。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恢复,预计2009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万亿元左右,实现利润约750亿元至800亿元。同时,有色金属进出口额降幅收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32亿美元,同比下降11.3%。
此外,企业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2009年,全国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171千瓦时/吨,同比下降152千瓦时/吨,全年节电20亿千瓦时;氧化铝综合能耗为659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19.3%;铜冶炼综合能耗为366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7.2%;铅冶炼综合能耗降到459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2.8%;电锌综合能耗为922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3.2%。2009年有色金属工业能源消耗量为831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5%。
技术创新淘汰落后
2009年,通过以市场“倒逼”机制激发了有色金属企业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了节能减排,提升了产业水平。
科技进步成果显著。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牵头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取得了阶段性效果;新型阴极结构等铝电解技术使直流电耗大幅度降低,开始在部分铝厂推广应用;自主研发的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已建成处理多金属矿原料50万吨/年生产线。中金岭南(15.23,0.11,0.73%)丹霞冶炼厂10万吨锌氧压浸出工程和株洲冶炼厂常压富氧浸出技改项目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锌冶炼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时速350公里高铁用铝材,已实现了国产化。
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阶段成果。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以及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年铝行业淘汰落后小预焙槽生产能力30万吨左右,铜行业淘汰落后产能20万吨,铅锌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也取得较好进展。
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如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湖南有色金属控股公司2009年底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中国五矿集团控股湖南有色控股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收购了山东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收购美铝持有的美铝(上海)公司100%股权等。通过一系列兼并重组,使我国有色金属产业整体实力稳步提高。
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今年是有色金属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
目前,有色金属产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等艰巨任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要下大力气,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近几年来,有色金属产业依靠科技进步,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将要把调结构、上水平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结构调整,在调结构中促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实现结构优化,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努力在今明两年内完成规定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二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支撑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必须高度关注世界有色金属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着力推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支撑作用,造就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促进科技支撑与产业振兴和企业创新相结合,加快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
三是要大力推进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提高短缺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和收购海外企业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企业规模小,在当地影响力还不大,与国外跨国公司还存在差距。因此,要通过地质勘探、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形成长期稳定的矿产资源基地,提高我国资源保障能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