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西藏牧民增收 基础设施建设须先行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0-05-28 16:28   来源:新华网

“这些项目与牧区基层群众的牧业生产生活有着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拓宽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向富裕文明的重要渠道和方法。但实施这些项目,将面临资金、能源、通讯短缺等方面的不足。”达瓦欧珠说。

“这些项目与牧区基层群众的牧业生产生活有着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拓宽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向富裕文明的重要渠道和方法。但实施这些项目,将面临资金、能源、通讯短缺等方面的不足。”达瓦欧珠说。

达瓦欧珠以特色农牧产品综合开发为例加以说明。“我们乡由于海拔高,污染少,羊肉、牦牛肉内质鲜美,但由于缺乏能源,无法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资源优势转化不了经济优势。”

据了解,截至目前,即使察布乡所在地周围仍有超过一半户数无法正常用电。察布乡周围有257户1285人,已正常供电的户数有103户515人,没有供电的户数达154户770多人。

这一情况在改则县的另一个乡—古姆乡同样存在。古姆乡党委书记说,乡政府办公基本靠柴油机自发电,不仅用电不正常,而且由于油价高,每年光发电就需支付5万-6万元。

其它基础实施如水、通讯、道路等,也都处于短缺状态。特别是水利设施的缺乏,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阿里的一些草场已经不同程度出现沙化、退化现象。据估计,阿里全地区已有1.23亿亩草地出现退化现象,占全地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7.31%,而且正以每年6.5%的速度发展。草场退化直接导致载畜量下降,影响到牧民增收。

--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基础设施要先行

可以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草场退化速度的加快,西藏传统畜牧业给牧民增收带来的空间日渐狭小。目前,阿里地区草原的理论载畜量是350万个羊单位,2009年牲畜存栏已经超过300万头,扣除不能利用的无水草场和野生动物占用的草场,阿里地区的草场已经超载过牧。从恢复草原生态平衡的角度看,牲畜存栏量非但不能增加,而且应当大大减少。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徐祥临等四位专家在阿里调研后指出,阿里传统畜牧业的发展已经走到尽头,要尽快向现代畜牧业方面发展。

阿里近年来在畜牧业现代化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绒山羊良种繁育、草场建设(包括人工种草、草原灌溉、草原补播等)、畜群结构调整等。但受制于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的事实,一些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并不显著。阿里基于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提出“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的发展观念。应该说,这一发展理念不仅符合国家将西藏建成生态屏障的要求,而且也是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必然要求。但徐祥临等四位专家指出,实现牧民增收和阿里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应下大力气抓好人工种草这一关键措施,“最重要的是解决好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不能对草地进行灌溉,人工种草只能是纸上谈兵。”而这显然又和西藏的水利设施建设、能源建设等息息相关。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