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咽喉工程首穿黄隧洞全线贯通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0-06-23 10: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22日10时18分,河南荥阳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工地,“穿越号”盾构机经过720个日夜、4250米的掘进,顺利到达黄河南岸隧洞的进水口,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隧洞全线贯通,实现了南水北调干线穿越黄河的决定

22日10时18分,河南荥阳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工地,“穿越号”盾构机经过720个日夜、4250米的掘进,顺利到达黄河南岸隧洞的进水口,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隧洞全线贯通,实现了南水北调干线穿越黄河的决定性胜利。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基尧介绍,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最具技术难度的“咽喉工程”,也是国内最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穿黄隧洞与黄河十字立交,各行其道,其任务是将长江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北岸,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在水量丰沛时还可以向黄河相机补水。一期工程设计流量为26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到2014年工程通水后,年均可调水95亿立方米。

据悉,南水北调穿越黄河,过去曾有地上渡槽“飞渡”和地下隧洞“穿越”两个不同方案,经过专家多年的反复论证,最终选择了技术较成熟的地下盾构隧洞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局长石春先说,穿黄工程主体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地震设计烈度为7度,总投资为31.37亿元。两条引水的穿黄隧洞位于河南郑州市境内的黄河上游,每条隧洞总长4250米、直径7米,在黄河底部最大埋深35米,最小埋深23米,隧洞采用两次衬砌加固工艺,以确保输水安全。(记者赵永平)

国内最大穿黄隧洞全线贯通,看南水北调如何穿越黄河——

黄河底部,4250米的穿越

6月22日10时18分,河南荥阳,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地,“穿越号”盾构机经过720个日夜、4250米的掘进,顺利到达黄河南岸隧洞的进水口,这标志着国内最大的穿黄隧洞——南水北调中线穿黄上游隧洞全线贯通,清澈的汉江水将由此北上,与滔滔黄河十字立交,各行其道。这是国内第一次采用大直径隧洞穿越黄河,国内水利工程最深的盾构始发,隧洞双层衬砌的结构型式在世界前所未有……这不仅是空间的穿越,也是无数工程技术难题的穿越。

在黄河下最深35米处,如何挖掘数公里长的隧洞?如何防范漏水和坍塌?技术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黄河底部隧洞怎么挖?

直径9米的盾构机,挖洞就像电动剃须刀刮胡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一路北上,在郑州市附近穿越黄河。

然而,要在黄河底部凿出两条长4250米的隧洞,每条隧洞直径7米,谈何容易!“穿黄不通,千里无功。”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局长石春先说,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关键性工程,是整个干线工程的“咽喉”,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工程。

在黄河底部35米深处怎么挖隧洞?

中线河南直管建管部总工王江涛说,穿黄工程使用的盾构机直径达9米,总长度80米,重量达1166吨。盾构机前面有一个刀盘,刀盘上有145把刀片,刀盘旋转,把大块土体切成小碎块,就像电动剃须刀刮胡子。

据介绍,工程人员首先在黄河北岸开挖两个直径18米,深76米的竖井,然后从两口竖井中放置盾构机,2007年7月和2008年3月下游线和上游线盾构分别顺利始发,自北向南开挖黄河隧洞。

盾构机主机如同火车头,辅助部件像一节节车厢,盾壳钢板以抵抗地下高水土压力。工作时,后面的推进系统有14组千斤顶,总推力6034吨,千斤顶顶在已拼好的管片侧壁,牵引整台盾构机,以每天10多米的速度向前推进。

如何对付复杂地层?

随时调整技术参数,带压进仓更换刀具

“黄河河底千百年来沉积的胶结泥沙,结构复杂,甚至几百米一个样。”王江涛比喻说,穿黄盾构像在骨肉相连的一板肉上切割,不得不经常调整刀具的运行参数,摸着石头过河。

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符志远说,盾构机每前进一段,就要提供一张地质纵向剖面图,告诉它前方是什么地质,应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如何调整技术参数。

王江涛说,盾构机的145把刀具,每种刀具“各司其职”,如切削采用大尺寸刮刀,减少开挖时产生细颗粒,适应带有砾石的土壤条件;先行刀和齿刀布置在刮刀前面,可预先松动刮刀前的土壤;铲刀用于清理外围开挖的渣土;滚刀用于对硬物的开挖等。

盾构机刀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磨损,刀片崩了怎么办?中铁十六局项目部副经理吴庆红说,带压进仓检查盾构机、更换刀具,生产人员要在相当于水下35米的压力的环境下作业。经过专业培训的进仓人员,共完成1600多人次、400多仓带压进仓作业。

另外,技术人员通过焊接增加30多把刀,降低了刀具磨损程度,在滚刀上增加合金柱,强化了耐磨性,适应穿黄复杂地层的掘进。

怎样防渗水防坍塌?

2156环管片严丝合缝,保证隧洞滴水不漏

穿黄隧洞横卧黄河水下,不仅要承受黄河水压,还要承受河床土体压力,一旦发生渗水、坍塌,后果不堪设想。

中线河南直管建管部部长高必华介绍,盾构机每前进1.6米,就要停下来“喘口气”。施工人员要马上给隧洞安装管片,7片弧形的管片紧贴隧洞一圈。管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每环厚度达40厘米,重6吨,每片之间还要用鸡蛋一样粗的螺丝上紧,可以支撑整个隧洞压力。

为了防止渗漏,隧洞设计三层保护措施:外部的管片边缘都有橡胶条,遇水膨胀能让管片连接得无缝隙,把水和泥沙挡在外面;中间是一层有保护膜的钢丝网,起到第二层防护作用;内衬还有第三层保护,保证滴水不漏。

管片拼装也容不得闪失。盾构工区长宋昀东说,2007年8月黄河北岸盾构机向前推进了10环后却意外地停了下来,阻挡前进的就是管片拼装——安装超出规定值,则会出现涌水涌沙,甚至整条隧洞塌陷。于是,院士、专家、技术人员赶到工地调研,经过半年反复的论证、试验,改变插入角、增加防裂钢筋,通过6项技术改进,管片终于环环紧扣,接缝被堵得严严实实。

科学设计再加上严格施工,4250米的隧洞,2156环管片,片片精准,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保证了隧洞滴水不漏。

如何保证挖偏精度?

贯通误差控制在50毫米以内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精确的掘进方向对于穿黄隧洞工程至关重要。

“这里没有差不多的概念。”王江涛说,整个穿黄隧洞,3450米的直隧洞,只允许有千分之一的倾斜度,而最后的800米倾斜隧洞,倾斜度达到4.91%,这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

精准测量引导着盾构机准确前行。中铁项目部测量工程师李连朝说:“平常一个施工项目,GPS定位系统最多用到三四台,在这个项目上,我们增加到八九台。”为了“精确”二字,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几公里长的穿黄隧洞,前后共组织了8次测量。

业主、监理、建设者共同努力,3450米的穿黄直隧洞,实际贯通误差控制在了50毫米以内,这在国内实属罕见。

隧洞“患病”怎么办?

3年—5年大修一次,维修车辆可直驱入洞

穿黄工程主体建筑物地震设计基本烈度为7度,防洪标准按黄河300年一遇洪水设计,北岸河滩明渠及新、老蟒河交叉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另外,在穿黄隧洞进口、出口、工作闸门、退水洞门等处,均设有防冰冻设备,在渠道边坡,设有聚苯乙烯塑料保温板。

但隧洞建成通水后,也免不了进行检修。黄河南岸竖井800米倾斜隧洞,就是为此而特别设计建造的。

王江涛说,隧洞建成后,维护时可关闭双洞隧道中的一个,对另一隧洞进行维护和抢修,不影响正常输水。双洞隧道内直径为7米,维修车辆可直驱入洞。

根据设计,半年左右将放空其中一个隧洞的水检查一次,隧洞每年有15天至30天检修期,每3年至5年安排30天至60天大修。

此外,隧洞内还布置有现代化的观测仪器,洞内受力、变异等情况,通过观测仪器在自动控制室即可看到。维修时,启用抽水系统,把水从洞内排到黄河或渠道里,排空时间为80个小时。

720多个日夜,对于古老的黄河,只是一瞬。但对于南水北调建设者,穿黄隧洞完成了一次历史的穿越。(记者赵永平)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