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勇,具有3年跨区服务经验的雷沃服务队员。三年来,他辗转征战东北、江西、湖北、山东等市场,心系用户,栉风沐雨,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堪为三夏跨区服务的“急先锋”。
6月18日,天快黑的时候,在四通农机公司,记者好不容易逮着了风风火火赶回来的牛根勇。顶个铮亮光头,憨厚地微笑,虽然经常熬夜服务,眼角有点黑眼圈,但精神头却不错,给人以干练利索的感觉。
牛根勇在车间干过多年焊接、维修工作,加上三年的麦收一线服务实战经验,走南闯北,身经百战,技术精湛,成了各地市场竞相倚重的好手。尤其今年参加跨区作业以来,从湖北襄樊、汉口转战至鲁西南市场,一路上留下不少动人故事。
三夏麦收繁忙时节,对农机用户来说,时间就是收益,机器的作业效率第一位的。他们恨不得机器马不停蹄地运转,干完这块地接着赶下一茬,因为,赚钱永远是多多益善。然而,长时间地超负荷运转,却往往会事与愿违。
由于机手多不愿意让大好的白天时光浪费,即使机器出了点小故障,也会尽量坚持干到天黑再联系服务人员维修。于是,服务队员成了“夜猫子”,必须习惯于昼伏夜出。牛根勇说,从6月11日以来一周多时间,他在东平市场麦收服务已度过3个通宵。
6月14日晚21:30,牛根勇接到市场部下达的服务指令,梯门乡西南门村农机用户郭凤臣有台机器出了点故障,要求服务人员马上过去处理故障。
牛根勇第一时间联络老郭,问明了故障情况。老郭在电话里说:中午时分,他发现购买的银旋风小麦机过桥主动轴受力弯曲,导致轴承跑偏,但他怕耽误下午收割,又坚持干到了天黑。现在担心影响第二天作业,请他过去检修一下。
用户需求就是军令。他迅速行动,办理好登记手续,整理必备工具,捎带着过桥主动轴、过桥镰耙等配件,驰行25公里,于22:20到达目的地。
老郭夫妇在地头焦急地等待,一见他过来,连忙迎了上来。牛根勇到麦地里围着机器转一圈,仔细查看了故障所在部位及麦地情况。他看出了故障所在:经过一下午的超负荷使用,不仅是过桥主动轴弯曲,而且连里面的轴承也磨坏了。
得知老郭是个新手,刚买了新机器就着急开,平时也不怎么注意维护保养。牛根勇一边检修,一边老郭现场培训起来,讲解自走式小麦机与传统的背负式收割机原理的差异,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委婉提醒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不能贪多图快,如果一次喂入量过多、收割麦茬太低、麦地过于潮湿,都有可能影响机器易损件的使用寿命。
老郭夫妇听了,连连点头。憨厚的庄稼人心里明白着呢,小伙子说的确实就是那么回事,后悔自己没有多研究一下说明书。可不,这机器上午本来就要休整检修一下的,自己又操之过急连续作业,一个人如果长时间过度劳累,也会出现生理损伤呢!
他给老郭免费更换了过桥主动轴。但麻烦来了,当时老郭只说是过桥主动轴有问题,没有提到轴承,故没有携带轴承配件。现实状况是轴承必须更换,否则第二天机器没法收割。看着着急的老郭,为了不耽误他第二天收割,牛根勇让司机同伴连夜赶回东平县服务站提取轴承,他自己继续修理故障。还真不好修,轴承磨坏在里面,他用撬扛使劲撬、用铁锤砸,1个多小时才清理出来。而司机同伴摸黑开着服务车,来回奔波50多公里,凌晨4点多时,轴承取回来了!
然后,他们经过一个钟头的安装、调试,终于在清晨6点多钟,为老郭修好了机器。机器又可以接着干了!老郭夫妇心里踏实了,同时也被小伙子的竭诚服务彻底征服了。老郭步行一里多,将服务车送到公路上,还远远地挥手致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