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南安市装备制造业技术培训中心授牌后,装备制造业技术研究院也即将挂牌。记者从南安市经贸局获悉,剑指千亿产业,南安不断整合高端智力资源,增强装备制造业发展后劲。
创建工业技术研究院
引进高端智力
记者在省级装备制造业重点基地南安调查发现,为弥补科研技术短板,不少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走向一种与高校、科研机构“单线”联系的合作模式。“每年有10多个技术攻关或难题通过外面的科研院校来做。”敏捷机械董事长蔡聪敏告诉记者,往往是企业组织好项目,再邀请专家组织小分队到企业进行关键点的攻关。“有的企业通过科研外协,一年直接投入只需六七十万元,反过来这点钱在企业内养不了几个科研人员。”南安装备制造业协会会长周泗进的理念更是独特:企业甚至可以不养一个专职科研人员。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单线”联系也存在代价高、受益有限等多重局限。成立工业技术研究院,由政府搭台,让行业受益的模式有望在南安破壳。
记者了解到,南安市政府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校将签订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南安)重点基地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协议。而与福州大学合作共建装备制造业工业技术研究院也已经敲定,月底将组织10名专家对南安装备制造业进行诊断,今后将在南安装备制造业基地设立实习基地。
共建产业技术培训中心
输送蓝领工人
泉州科技局副局长刘艺华表示,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普遍缺乏,是泉州装备制造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产业结构惯性,原有高端人才存量很少,每年自身培养的人才有效流量不足。因此他建议,鼓励我市民办高校、高职、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采取短期培训的方式,建立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专业技工和高级技工的培养。
4个月前,南安市政府之所以将“南安市装备制造业技术培训中心”牌匾授予南安职业中专学校,就是看中这个本地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在刚刚结束的秋季招生中,该校仅机械专业就招收了5个班,230多人。“正尝试合作办学、共建班级、短期培训三种方式,着手把培训中心作为一个实体运作起来。”校长林晓丹一边给记者出示一份刚刚敲定的与辉煌水暖集团合作办学的课程计划表,一边告诉记者,正在与成功机床、伟峰机械等企业洽谈“共建班”合作事宜,学校将按照企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管理,企业则派出技术人员驻班指导,并提供见习机会等。学校还将尝试“走出去”,破解本地生源瓶颈,为南安装备制造业企业组织输送更多的蓝领工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