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展新姿--204国道赣榆段改扩建工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204国道赣榆段是连云港市“五纵五横”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山东省界绣针河处,南与310国道相交,沿线经柘汪、海头、罗阳、浦南等乡镇,全长约55公里,设计车速为100公里/小时,设计断面为:一般路段宽26米,城镇段宽38.5米。其中新建段32.9公里,扩建段22.1公里,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共完成投资10.17亿元。该工程于2008年5月开工建设, 2010年11月30日 全面建成。
204国道赣榆段是全省204国道改扩建工程的一部分,是我省的重要出省通道。204国道赣榆段的全面建成,也充分展示出了全市交通公路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良好精神风貌和为地方经济发展再立新功的决心。
204国道赣榆段扩建工程在设计和建设施工中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运用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为打造精品工程、优质工程奠定了基础。
204国道赣榆段改扩建工程坚持创新设计理念,深入现场勘察,结合总体设计方案,合理确定路基填土高度、桥梁跨径、涵洞数量和位置,并根据地质、工期等实际条件,合理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使工程项目达到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在工程项目用地、取土选择和废弃土方利用方面,做到科学规划,严格控制,精心选择,综合利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还采取改地、造地和复垦等综合措施进行土地的恢复与改造。
坚持工程与沿线城镇规划及周围环境、生态的协调。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保护”的理念,确保实现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大力度地恢复,最合理科学地营造自然生态环境,实现道路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工程建设中,对环境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严禁乱挖、乱弃、乱堆土现象,尽可能减少扬尘和扬灰污染,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亮点之一:
新沭河特大桥打造畅通无阻的交通环境
新沭河特大桥是204国道改线工程的重要节点项目。该项目工程设计50米跨径的T梁多达7跨、共56片,且分布在两端大堤及河道中央,与箱梁交叉设置,预制及安装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极高。同时,该工程沿线紧靠海边,路基沉降现象非常严重,为减少工后沉降,达到设计弯沉的要求,该工程在建设中加大了压实设施的投入与配置,全线路基均采用冲击压路机进行了超压,建设难度极大。
在此之前,新沭河上的水漫桥因为是310国道、204国道、327国道的共线路段,成为国省干线公路中有影响的路段。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汾灌高速公路新沭河特大桥建设之前,是该市最为“卡脖子”的路段。夏天遇到上游泄洪,3条国道都要中断交通。汾灌高速公路新沭河特大桥建成后,水漫桥交通压力有所缓解,但由于新沭河特大桥属于高速公路,对地方交通的支持还是很有限,尤其对农用车辆来说,还是缺乏一个畅通无阻的国省道交通环境。
而204国道新沭河特大桥的建设则完全打通这一的交通瓶颈。该桥位于水漫桥下游500米处,桥梁完全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该项目全长达到2563米,其中主线桥长度为1618米。桥梁为预应力结构简支梁,主河道跨径达到50米,其余跨径为35米。新沭河特大桥从高处跨过河道,即使到汛期也不会出现“水漫桥”的情况,保证了204国道一年四季的畅通。
亮点之二:
以冲击压路机解决路基工后沉降难题
204国道赣榆段现阶段均处于路基施工阶段,为加快工程建设进程,进一步提高路基的密实度与均匀性,减少工后沉降与差异沉降,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及强度,从而保证公路工程的总体质量,204国道赣榆段在施工过程中引进了冲击压路机,这一措施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路基工后沉降的难题。
冲击压路机采用多边形凸轮状的碾轮,在牵引机的牵引下,其凸起的棱角抬起与落下,对路面产生了一个动能和势能的联合冲击力,同时由于蓄能器作用,加大了对路面的冲击力,增大压实功。普通压路机总压实力不超过80吨级,而冲击压路机最大压力可达350-500吨级。冲击压路机在提高路基压实度、提高路基整体强度以及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方面具备良好的施工效果。
204国道赣榆段通过采用冲击式压路机对路基进行冲碾补压施工,使路基压实度得到提高,加速路基沉降,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路基自然沉降的时间,有效地减少了路基的沉降变形,对新老路基的结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确保工程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亮点之三:
碎石化技术应用节约资金1400万
204国赣榆段改建工程充分利用老路基,采用双侧拓宽,对原有老路面进行碎石化处理。破碎路面用作路基底层回填料,原有二灰碎石基层不动,加铺水稳。此种碎石化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不必把破损的水泥面板打碎运走,节约了路基材料及运输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大大降低了工程费用,同时也解决了丢弃水泥碎块垃圾造成的环保问题。
该方法是利用特殊的施工机械将原有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彻底打碎,完全消除原有路面存在的病害,释放面板下空洞的隐患,将打碎的水泥混凝土面板经压实后直接作为基层或底基层,再加铺新的面层。破碎后的水泥路面粒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上部小颗粒经压实后形成平整表面易于摊铺,下部颗粒之间形成嵌挤结构,有效强化路基。碎石化技术能有效防止“白改黑”后的反射裂缝,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碎石化技术的使用在204国道赣榆段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4国道老路拓宽段长25公里,路面宽14米,其中城区段宽25米,原水泥路约10万方,若按老的方法施工,破碎及外运处理费用为105元/m3,约需资金1040万元,另加堆放需征地近60亩,这其中还不算此施工方法对沿线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以及资源的浪费等间接成本;而采用路面碎石化利用技术, 25公里的老路段碎石化费用按40元/m3计算,约需投资348万元,再扣除利用废料节省费用按30元/m3计算为261万元,实际支出仅87万元,直接节约投资近1400万元。
亮点之四:
路缘石滑模施工节省30%投资
滑模施工是水泥混凝土浇筑时所用工艺中的一种,模板可以沿着水平方向、斜坡方向或垂直方向渐渐滑动,做到边浇捣,边脱模,是一种经济的先进方法。其使用的混凝土是硬稠性混凝土,否则当模板滑移后,混凝土的边缘容易塌陷损坏。较传统的预制施工工艺,具有线形美观、工期短、节省投资及质量强度高等优点,能节省一半的人力与机械、20%-30%的投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