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散去,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却一路狂飙,市场呈现疯狂态势。回首2010,一个个热词频频显现。从宏观市场到微观产品,从行业发展到企业动向,每一个热词都折射出市场变迁的脉动,勾画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疯狂、转内需、新疆、重组等映射出宏观市场的状态以及企业的趋向;国产挖掘机、盾构机、干混砂浆设备等圈点出大有可为的热门产品;低碳、再制造、应急救援等则体现了社会对工程机械提出的更高要求。
转内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决定拉动内需,设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2010年上半年中国政府又出台了《新36条》,引入民间资本接棒4万亿元投入计划,继续拉动内需。在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还没有完全消散的时候,拉动内需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之路。在2010年年底,中国政府审议通过的“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建议中,扩大内需不仅首次在五年规划中独立成篇,更被置于十大发展任务之首。从国家投资的角度来看,“十二五”期间将围绕中西部的区域规划、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及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展开,这些都决定了装备制造、铁路基建等行业仍然处于增长周期内。在当前企业将国际市场作为其重点开拓之际,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以及转内需战略的深化,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依然具有广阔持久的市场。
受国家4万亿元投资的带动,各地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而民间资本引入进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成为我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助推器。同时由于国际市场低迷,中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2010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呈现疯狂增长态势。据相关资料显示,与2009年同期相比,2010年几乎所有的机种都有大幅的增长,有些机种的增幅甚至接近或超过100%。疯狂的市场让业内始料未及,众多厂家均不同程度出现产品供不应求、产能及配套件储备不足等现象。我国在2008年年底启动了四万亿元投资计划,根据项目周期推算,2009年一季度是项目申报审批和落实资金阶段,二季度进入前期土地平整动迁,三季度、四季度开始陆续有项目进入开工期。因此,2010年上半年开始大量的4万亿元投资项目进入开工施工阶段,再加上2009年新开工项目的延续施工规模,拉动工程机械行业持续保持旺销态势显而易见。然而,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需求量毕竟是有限的,不能不说2010年市场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透支未来市场的情况。
再制造
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均能达到甚至超过新品,而其成本仅为新品的1/4,节能达到60%以上,节材超过70%,最大限度地挖掘制造业产品的潜在价值,可让能源资源接近零浪费。2010年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再制造的发展。2010年5月武汉千里马工程机械再制造有限公司首台再制造挖掘机交付用户、9月三一重工首台再制造混凝土泵车成功下线,标志着工程机械再制造有了实质性的突破。2010年9月15日,“首届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论坛”在成都召开,论坛围绕“再制造现状及发展、难点及解决办法、再制造政策解读、成功经验分享”等话题展开激烈讨论。
低碳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既可以大量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低碳是全世界经济发展可走的长久之路,同时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工程机械作为与国家宏观政策密切相关的行业,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下,也在寻求转变。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走高,而高需求带来的是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工程机械作为内燃机产品的第二大使用行业,其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甚为严重。欧美国家已明确提出,自2014年1月1日起,工程机械强制采用第Ⅳ阶段排放标准,而我国目前实行的还仅相当于欧美第Ⅱ阶段排放标准。有能源和环保专家提出,中国从“十二五”要开始征收排碳税,今后大量生产低水平的工程机械已经不太可能。在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低碳的大环境下,工程机械行业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成不可逆转之势。
应急救援
近几年,我国连续遭遇大规模自然灾害,在自然灾害的救援中,工程机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在灾害防治中表现出极大的普适性,已经成为各相关部门在完善应急预案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几乎所有的工程机械产品都没有应对具体工况调整自身设备性能或者属具的能力,只是依靠常规的作业模式来完成救灾任务。如果能够通过置换属具,使机器更好适应救灾环境,将使其工作效率更高。对于有能力参与救助灾害及灾后重建的企业来讲,更应该着力研究工程机械产品如何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特殊情况。此外,应急救援技能培训必不可少,2010年,柳工协办的首届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大赛便是为今后抢险救灾选拔优秀的救灾人员做准备。
国产挖掘机
国产挖掘机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2010年,以三一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挖掘机的迅猛增长惹人注目。国产挖掘机在政府大力投资、工程项目逐步开工、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用户认知水平提升等的带动下,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度增长。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国产挖掘机主要企业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4家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用户对国产挖掘机的认知度有了进一步提升。但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国产挖掘机的竞争力还不足以撼动由外资品牌占据“市场大蛋糕”的竞争格局,外资品牌对于关键核心零配件的控制严重制约了国产挖掘机的发展,国内挖掘机机企业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摆脱外资品牌约束,推动国产品牌日趋强大这一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地铁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朝阳产业,根据国务院已批覆的24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到2015年前后中国将规划建设79条地铁线路,总长度约2100km,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相当于4个三峡大坝的投资。地铁建设的热潮同时为地铁设备尤其是盾构机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中国盾构机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盾构机设计、制造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截止到2010年,国内已有20多家盾构机生产企业,其中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成为国内盾构机行业的领军企业,在产品生产及研发方面拥有卓越成绩。据专家预测,至2015年我国将拥有500多台盾构机的市场容量。近几年,国家的大力投资及政策的支持更是给国产盾构机行业带来了一抹春风。
重组
近年来工程机械市场竞争激烈,随着产品上游零部件价格的不断攀升,整机企业利润逐渐摊薄,价格趋向透明,有实力的企业已不简单研发单一产品,而是希望通过拓展自身产品线、延伸产业链来分散风险,增加利润。同时,国外工程机械巨头的进一步渗透以及奇瑞、熔盛集团等业外本土企业的进入,给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现有的竞争格局增添了变数。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拉动下,部分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了发展机遇,兼并重组、产业链延伸等发展战略推动了行业内的优胜劣汰,从而加快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做强做大。部分企业通过重组异地企业,实现了开拓新市场、谋求大发展的需求。2010年,国内市场企业重组事件颇多,如徐工牵手彭浦、柳工收购鸿得利、玉柴联合邦立等等。
预拌砂浆设备
国家的“禁现”政策使预拌砂浆走进了公众视野,作为绿色建筑材料的预拌砂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从2010年开始,一直专注于预拌砂浆设备制造的航天双龙、南京天印、无锡江加和摩台克等制造企业均加大了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工程机械行业内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南方路机和山东方圆等数家企业也开始关注预拌砂浆设备,有的已经推出了标准化产品。2010年7月,第24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散装水泥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了全国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推广工作。借势“禁现”、“建材下乡”等利好政策,预拌砂浆未来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预拌混凝土市场的蓬勃发展,促成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大型混凝土设备企业的崛起,如今方兴未艾的预拌砂浆行业,能否带动另外一批相关设备制造企业的崛起十分值得期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