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高铁运营里程将增逾8000公里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1-01-05 09:25   来源:中国证券报

1月4日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传出信息,2011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新增4715公里,总里程将突破1.3万公里,初步形成覆盖面更广、效应更大的高铁网络。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表示,今年全国铁路安排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

1月4日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传出信息,2011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新增4715公里,总里程将突破1.3万公里,初步形成覆盖面更广、效应更大的高铁网络。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表示,今年全国铁路安排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新线铺轨7935公里,复线铺轨6211公里,新线投产7901公里,复线投产6861公里,电气化投产8800公里,高铁投产4715公里。

目前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58公里,到2015年高速铁路将达1.6万公里以上,意味着未来五年将有8000公里左右的高速铁路投入运营。

受全国铁路工作会议的影响,高铁板块中的明星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尾盘几乎涨停,其他诸如晋西车轴、晋亿实业等的股价也有不错的表现。

中国高铁时速惊艳全球

据介绍,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成绩斐然,郑州~西安、上海~南京、上海~杭州等高铁建成投入运营,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58公里。目前,全国铁路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近1200列,运营状况良好。到201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达1.6万公里以上。以高速铁路为骨架,总规模5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人民群众出行将更加方便、舒适、快捷。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快捷舒适、运载量大、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已经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趋势。截至目前,全球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近2.5万公里,分布在中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英国、韩国、中国台湾等17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系统掌握了时速250公里和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速度等级涵盖设计施工、装备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高速铁路成套技术,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8358公里,还有一大批高速铁路正在建设之中。其中,全长1318公里、列车最高运营时速可达380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完成全线铺轨。2010年12月3日,“和谐号”CRH380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运营铁路试验最高速。

“十二五”高铁网络继续完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发展高速铁路”。

“十二五”期间要基本建成发达完善铁路网。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西部铁路5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60%。以高速铁路为骨架、总规模5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总规模7万公里的区际大能力通道布局成网,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新建和改造铁路客站1015座,客货枢纽及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双层集装箱运输网络,路网布局和技术结构更加合理。

同时,“十二五”要基本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成为快速客运的主要装备,全路投入运营的动车组达到1500列以上;大功率机车成为主要干线的主力机型,投入运用的大功率机车达到1.3万台以上,占机车保有量的60%。新型空调客车达到3.6万辆,占客车保有量的80%;货车车辆达到时速120公里技术标准,70吨级及以上通用货车占货车保有量的30%。扩大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覆盖面。建设全路数据通信网,实现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重要干线GSM-R无线网络覆盖,并装备不同等级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大力发展数字化、智能化铁路,基本实现铁路运输组织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