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何再次风靡世界?是对产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魅力。
过去傻大笨粗的工程机械行业为什么成了中国有望迈向世界舞台的先进装备制造行业?成了比房地产利润率更高的行业?这是不断进行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的成果。
当今世界的产业竞争,谁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拥有话语权。对国家如此,对一个企业更是如此。尽管,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发展的路径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但中联重科选择的是走一条‘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企业国际化’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联重科人始终深信,科技创新是始终贯注的灵魂,也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
2011年4月10日,伴随热烈的欢呼,中联重科特别研发出的世界最大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HBT90.40.572RS将手臂直接伸向417米的湛蓝高空,将号称“超人”的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成功送至在建的中国第三高楼——深圳京基100大厦的顶部。中国新“泵王”诞生了!
据专家介绍,中联重科新“泵王”的出现是中国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向世界纪录发出的又一次挑战,标志着中国企业对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和泵送施工研究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又是一个世界纪录,又是中联重科!对于这样的成绩你或许有些“审美疲劳”了,但它是中联重科所积蓄的近20年(乃至更长时间)科研实力的厚积薄发的又一次证明,是令世界工程机械同业心惊肉跳的事件。中联重科,不断用技术攀登着新的世界高峰,刷新着人们对于科技中联的品牌记忆。
渊源:中国工程机械之母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是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下简称研究院)科研体制改革过程中孵化而来的上市公司,是由研究院的8名科技人员借款50万元在1992年创办的院属产业实体,也是研究院实施科技产业化战略的具体实践。因此,在其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其得天独厚的技术基因。
回顾中国工程的机械史,研究院和中联重科是我国工程机械技术的发源地。计划经济时代,长沙建机院长期耕耘在一线企业背后,通过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对国内工程机械企业进行技术支持,满足共和国建设的需要。大量的技术输出,虽然没有为当年的长沙建机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却奠定了行业内备受尊重的科研权威地位。如今环顾苏北、华中、广西、山东等地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均能看到长沙建机院留下的技术印记。它还能从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市场基础并不好且缺少区域优势的长沙,能够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中部的工程机械之都。
中联重科自诞生以来,在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科研融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能量以中联公司为平台得以充分释放。自成立以来中联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超过60%。2000年该公司改制后成功在深圳上市,数年后,中联重科将长沙建机院整体吸引合并,完成科研与产业的大循环,实现了科研支持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互动。
短短18年来,通过持续创新发展,中联重科从零起步,以年均60%以上的增长速度滚动式超常发展,成为总资产278亿元,员工21000多名的全球化企业。目前中联重科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并跻身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前十强,长期科研的滋养所培植起来的基因功不可没。
观念+体制+制度:中联研发体系的三大护法
有了好的母体,如果不加以珍惜,再好的资源也会浪费怠尽。但中联重科显然不但找到了从科技向产业转化的结合点,更在产业发展中再度找到了与科技的结合点。这源于观念上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笃信以及在新产品研发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中联重科的第一款畅销产品就是创新的成果,其目前50%以上的销售是由新产品带来的,这也是中联重科利润率如此高的原因之一。
观念带了产品更新,新产品带来利润,利润又在观念的指引下投向研发,中联重科可以说迅速在行业内建立的良性发展的标杆。
在科研转化的过程中,中联重科以上市为契机,积极推进企业改制,和科研体制改革建立了富于激励与约束的产权体系,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科技、经济的结合体;建立了“评聘分开,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的用人机制;建立了“薪随岗走,定岗定薪”为基础、绩效考核体系为标准的分配机制,充分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和新品开发有了机制保障。
在此基础上,中联又建立了自主创新的一套制度,以保障公司对于研发的重视落到实处。研究院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研经费,并列入年度预算,保证了科研的经费来源。二是建立了课题公开招标、绩效与市场对接的技术创新评价制度,使每一个课题组都成为新技术的孵化器。
与纯粹生产型企业不同,中联重科非常注重基础及原始性技术创新。通过搭建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加大共性技术应用研究的投入,中联重科充分发挥“企业国家技术中心”、“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优势。目前,中联重科每年研发经费的投入已占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年均产生3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全行业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工程机械的性能和可靠性,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在一些略显枯燥的数字上,中联重科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专业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高达40%,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1人,国家和省部级中青年专家9人。近年来先后完成重大科研和新产品课题645项,获国家专利143项,完成“九五”、“十五”和“863”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25项、专题55项,主持、参与了3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目前是178项有效标准的制、修订归口单位。
有了观念、机制和制度三大“护法”保驾,企业的研发和产品创新便有了切实保证,成果也变得日益显著。以混凝土泵送机械为例,1992年前国内市场被国外产品垄断,在中联重科的带动下,国内厂家已达上百家之多,我国自主品牌不仅夺回95%以上的国内市场,而且已销往海外市场,形成了与跨国公司抗衡的能力。
超越时空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如果说上述还不足以让你有深刻感受的话,那么,2008年中联重科以数亿欧元并购世界混凝土机械巨头——意大利CIFA则不但令同行震惊,更令世界工程机械巨头们震憾。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中联重科并不像一般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那样,仅仅是期望拿到对方的品牌、或换取进入欧美市场的通行证、或只期望拿到关键的技术,相反,中联重科的胃口很大,谋虑深远,它不但照单全收,而且期望在和融共生中找到中联重科通往全球化之路的金钥匙,以应付数年之后中国市场饱和或陷入可能的低增长所带来的战略挑战。
中联重科的雄心是:力争在3-5年内,40%的产品以自主品牌销往海外,实现企业技术、市场、品牌、资本与国际的全面对接,打造湖南的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颇具意味的是,对于这一勃勃雄心,国际社会并未如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产生恐惧和抵制,相反,2011年1月25日,意大利总统亲手向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颁布发2010年度“莱昂纳多国际奖”,表彰他在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设备制造龙头企业CIFA中所作的贡献。这是意大利工商界的最高奖,它标志着欧洲商界和舆论对于中国并购的高度认可。
装备工业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和创新水平的标志性产业。但是,跨国公司的并购在我国装备业逾演逾烈。随着一批竞争能力强、高成长性的装备工业企业被跨国公司控制,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逐步消失,巨大的装备制造市场正在被跨国公司蚕食、占领。相比之下,混凝土机械行业发展过程中强调技术的自主创新,是目前外资介入程度最低的子行业,并让海外著名巨头折腰。为什么?
中联重科在该行业发挥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应该说功不可没。一直以来,中联重科坚持自主创新,尤其强调技术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以此发挥科研院所促进行业科技进步的骨干中坚作用,引领着国内行业与国际巨头的抗衡。
在中联的影响下,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形成重技术、重创新的良性发展氛围。这就是行业内有一个好的领袖的魅力所在。羊群走路靠头羊,一只老鼠却能坏一锅汤。
“两年前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崛起,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抢占新一轮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争中,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中国企业,发展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大、发展的道路也将越走越宽。”这是中联重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纯新所说的一句话,这样的话,让我们对中国工程机械的未来充满信心。
附:中联重科2000-2010年科研十大新闻
一、2001年2月,公司《高压大排量混凝土输送泵》、《年产20万立方米城市商品混凝土关键设备》被国家计委、经贸委、科技部、财政部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重大技术装备)优秀科技成果,龙国键被评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项目先进个人”
二、2003年1月,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我国第一台六桥底盘百吨汽车起重机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我国百吨以上大型汽车起重机只能依赖进口的历史宣告结束。
三、2003年3月,中联重科“智能型水平定向钻进铺管设备”、“智能型沥青路面冷铣刨机”以及“信息化建设”等三项科研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
四、2005年11月,中联重科技术中心通过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五、2006年11月,中联重科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建筑施工装备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重大项目中的三个重大课题的承担单位,实现了公司国家级科研计划项目申报上的历史性突破。
六、2007年7月10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中联重科拟建设的“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实验室”为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七、2008年12月16日,在中国第三高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简称广州西塔)的建设中,中联重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输送泵,将超高强混凝土输送到411米高度,创混凝土泵送世界纪录。
八、2009年7月10日,由中联重科牵头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工程机械远程维护及监控系统”项目启动。
九、2009年9月28日,中联重科推出350吨全地面起重机和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标志着中联已经掌握了世界一流的超大吨位起重机制造技术。
十、2009年10月,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中联。这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也是混凝土机械领域唯一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供稿:中联重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