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工业五年五大步 打造中国工程机械之都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1-04-25 09:17   来源:星辰在线

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工业昂首奋进、一路向前。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更是长沙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长沙工业通过新布局,新举措,实现了新跨越,新发展,为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星城经济社会

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工业昂首奋进、一路向前。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更是长沙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长沙工业通过新布局,新举措,实现了新跨越,新发展,为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星城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06年底,刚刚调至长沙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同志上任伊始,即专门对长沙工业园区和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研,仔细研究如何握紧拳头,如何引进大项目,如何延长产业链,如何推进产业化,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新举措在调查、思考、学习、比较中不断明晰。

2007年,长沙的一号文件、二号文件、七号文件相继出台,接连三个文件全部是关于新型工业化的,十大标志性工程化为六大产业集群,长沙开全国之先河设立产业局,一个产业,一套政策,一个班子,工业产业的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性。润儿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长沙要突出工业的主导格局,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做大产业规模,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中提升技术水平,在突出抓好节能减排中提高经济效益,走出一条有长沙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此,长沙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全国率先喊出了“打造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口号,在此后五年间,长沙坚持以“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着力点,在市场开拓、要素保障、产业升级、园区招商、项目投入、技术创新等六个方面狠下功夫,实现了由大抓工业向抓大工业的战略转移。通过大力推进“千亿集群、百亿企业”工程,扶持壮大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烟草食品和材料工业等四大千亿产业,以及比亚迪、广汽菲亚特、威胜电子、晟通科技、蓝思玻璃等十大百亿企业,促进高端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优势产业向价值高端发展,形成一批具有科技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管理升级,向“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了从“长沙制造”提质为“长沙创造”的历史性转变,将长沙打造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创新型先进制造基地。

质量并重提升实力

2005年1300亿,

2006年1651亿,

2007年2155亿,

2008年3231亿,

2009年4100亿,

2010年5404亿!

短短的五年时间里,长沙工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谱写了历史性的辉煌篇章,总量从2005年底的1300亿元跨越到2010年的5404亿元,净增4100亿元,几乎是每年一个千亿台阶!五年间,长沙超越了西安、昆明、哈尔滨、长春、福州、济南、石家庄7个省会城市,长沙工业在全国省会城市的排名,由原来第15位上升到第8位,一场“15进7”的传奇在星城大地上精彩演绎。

尤为可贵的是,长沙工业发展不仅在量上有爆炸式的增长,更在质上有突破性的提升。长沙工业的振兴带来了长沙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4:43.1:49.5调整为2010年4.4:53.6:42。全市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4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42家,国家级和省级几乎占据全省的半壁河山。获国家级工业品牌43件,居全国27个省会城市第2位,排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五年间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产值比重由37.6%提高到50.9%。节能降耗中部领先,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1.3吨标准煤下降到如今的0.6吨标准煤,全市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4.53%。到现在,长沙的工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在经济总量中占比逐年提高,工业税收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全市税收的主要来源,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动力。

支柱产业支撑有力

长沙发展的希望在工业,工业发展的重点在产业。经过“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培育和扶持,长沙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烟草食品和材料工业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锻造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的钢铁脊梁。

毫无疑问,工程机械产业是长沙工业发展中最浓墨重彩、最吸引世人眼球的龙头产业。长沙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三大上市公司为核心,打造了领先全国、世界知名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中联重科现拥有13大系列、350个品种的产品,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中产品类别最丰富、产品链最完整的企业;三一重工从研发国内第一台泵车开始,连续创造出十几个国内第一,混凝土泵送机械产销量国内第一、全球第三;而山河智能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挖机等产品扬名海外,桩工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2005年,长沙在国内六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中尚排名“老四”,现在,已经一跃成为国内第一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长沙的汽车制造产业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成为与工程机械产业齐头并进的“火车头”,拉动长沙工业高歌猛进,一路向前。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长沙整车生产能力已经涵盖了轿车、轻中重载货汽车、越野车、专用车、客车、新能源汽车等6大类,形成了以“两区、两园、一廊”为基地、以6大类整车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长沙汽车产业拥有规模以上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约200家,主要代表产品包括长丰越野车、菲亚特系列轿车、比亚迪轿车与电动客车、众泰系列轿车、长沙福田载货汽车、陕汽环通重型专用汽车、梅花汽车、中联与三一的工程专用车等。到2015年,长沙汽车产业整车生产能力将达120万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销售收入可望达到2500亿元。长沙正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第六大板块。

到今天,长沙烟草食品产业已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77户,分布在烟草、休闲食品、饼干包点、调味品、保健食品、乳制品、肉食加工、粮油加工、茶叶、盐业、酒水饮料、果蔬等13个行业类别,产值过亿元的食品企业有64户。预计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将完成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培育出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食品工业企业,长沙烟草食品工业新兴崛起的巨人形象正日益彰显。

研发和技术支撑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长沙市新材料产业领跑全国的最大优势。依托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长沙市材料产业厚积薄发,发展迅猛。目前已经形成了金属新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特色优势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力元新材料、博云新材料、晟通科技、金龙铜业、经阁铝业、金瑞科技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备了与全球一流企业争雄的实力。

园区工业彰显活力

园区工业的发展壮大,是当代中国工业振兴的主线之一。在长沙,也凸显出这样一幅清晰的路线图。近年来,长沙园区工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众星拱月般托起长沙市的繁荣与辉煌。

长沙高新区的创办,使长沙工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新住宅”。当高新区由“就地起步,天女散花”到湘江两岸的一条“带”,再拓展到岳麓山下的一个“圆”,长沙的“硅谷”一步步长大。区内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走向规模化、集团化,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新材料、精细化工及光、机、电一体化等支柱产业,已经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点和长沙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创办才10年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各项指标以年平均增长40%左右的速度,保持着超常规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以新材料、生物工程、食品饮料、轻印包装等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为补充,以现代物流为配套的“两业为主、多元推进、成龙配套”的多元产业发展新格局,再一次成为长沙工业的希望之区。

2010年11月,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跻身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长沙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全力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功能定位,宁乡经开区逐步构建了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框架,形成了机电、食品、服饰、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园区特色十分明显。未来五年,预计主体园区将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跻身国家级开发区50强的发展目标。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园区是未来发展的希望。产业强,则城市强;园区旺,则经济旺。目前长沙工业园区已由2005年的“两区六园”发展壮大到“两区九园”,园区批复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125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企业753家,集聚创业型、成长型小企业1100多家。五年来,园区规模工业产值由649.4亿元增长到2799.4亿元,增长4.3倍,年均增速33.8%。虽然“两区九园”规模工业企业只占全市的29.4%,但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却达到了62.9%,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58.0%,成为长沙工业名副其实的领头羊和主引擎。

两帮两促帮扶给力

拉一把,可以把企业拉出泥潭;帮一下,可以使企业起死回生,这就是长沙市开展“两帮两促”活动的初衷。2009年元月,正值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之际,长沙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吹响了“帮助扶持企业发展,帮助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经济增长”的号角,市工信委组织1000名市直机关干部,组成100个工作组,突出抓好30个重大工程,100个中小企业,集中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推动项目建设、帮扶企业发展,壮大了产业优势,增强了发展后劲。

2008年下半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陕汽长沙环通重卡项目被迫搁置,当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专门指示要联点进行帮扶,并亲赴陕西进行协调,市工信委帮扶组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征地、融资、报建等多方面的问题,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陕汽集团为此深受感动,当即决定扩大在长投资规模,以回应长沙市委、市政府对企业的重视与支持。仅仅时隔一年,湖南首台规模化生产的重型卡车“陕汽奥龙”就已经在长沙顺利下线,填补了湖南省重卡整车生产的空白。

帮助陕汽长沙环通重卡项目走出困境,只是长沙开展“两帮两促”众多活动中的一个缩影。正因为长沙市委、市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见势早、判断准、出手快、措施实,从容应对,果断出拳,使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谱写出一幅幅化危为机、逆势而上的壮丽画卷。随着如火如荼的全市“两帮两促”活动强力推进,企业发展如虎添翼,星城工业飞速成长……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纵观长沙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十一五”时期是长沙工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五年;是长沙工业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的五年;是长沙工业在城市竞争格局中加速“晋级”、脱颖而出的五年;是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转型升级进程加快,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九万里风鹏正举。今天,高歌前行的长沙工业,在“十二五”的新起点上,正朝着实现总量、效益、投入三个“倍增”的新目标,锐意进取,奋发作为,大步流星奔向新的发展时代!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