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跨越两广的黎湛线铁路在贵港的一小段线路封闭了整整一个小时,耐心等待着两条巨梁(各4200吨)在铁路上空缓缓转动,然后“握手”合拢——南宁至广州高铁独屋特大桥两条主跨桥梁,花了将近半个小时挪动笨重的“身躯”约18.1°,最后成功合龙,创造了广西高铁首个特大桥转体施工案例。
广西高铁首例特大桥转体成功 4200吨巨梁空中挪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独屋特大桥位于贵港市港北区根竹乡民权村,总长约1535米,有42个桥墩。26日上午8时58分,几名工人走上黎湛铁路线设置红色指示牌,开始封闭铁路。此时,两个墩台顶着两条巨大的箱梁正伫立在黎湛铁路两侧,看上去就像两个大大的“T”字横亘在半空中。在两个桥墩底部,缠绕着一层层钢索,连接着提供转体动力的千斤顶和液压泵。
设计方案中,独屋特大桥要在这里跨过黎湛铁路,为了不影响既有铁路的运营,两条梁先按不同方向在铁路线两侧浇注。浇注完后,再将两条梁拉到一条直线上。
“开始转体施工。”9时左右,现场指挥一声命令,空中两个庞然大物开始顺时针转动——其间,偶尔会听到机器驱动的声音,但没有想象中的“轰隆隆”声响。如果没有参照物,很难看出空中这两条巨梁正在逐渐靠近。
在桥梁底部,工程人员设计了一个圆形刻度表,其中18.1°特别用红色标注出来。在这里,随着指针指向的变化,才可以清楚看到上方的巨梁在转动。每隔一段时间,负责盯住刻度表的技术人员就要报告刻度的变化。
施工方中铁二十五局南广铁路三标总工程师阳克文道出了一条4200吨梁可以自如转动的秘密:在桥墩底部,放置着一个活动的转体球绞,当钢索被拉动时,钢索连接的转体球绞也跟着转动,催动两条巨梁一点点靠近。
如何保证两条梁最后准确无误地“接吻”?在几十米远的一处房屋屋顶,技术人员正“伺候”着一个全站仪。在转动梁的接口,安置有同样的仪器。通过该仪器,可以监测到两条梁的接口最后是否到达一条直线上的中心点,误差保持在1厘米以内。转体很顺利。大约半个小时后,两条梁的“嘴巴”终于“吻”在一起,人群中传来一片欢呼声。
施工人员如释重负后是惊喜:转体施工在广西铁路建设中尚属首例,转体的精确度要求极高。他们不但创造一个经典施工案例,还填补了广西高铁施工运用转体工法的空白,成为广西高铁建设的里程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