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两台小型挖掘机被运到新风街17号楼南侧的挡土墙下,相对于大型挖掘机,它俩身材十分娇小、灵活,利用齿轮传送带,爬了20多级楼梯,开上塌方现场的平台。清理工作正式由人工转为机械化作业,大大加快了清理速度。副市长张军对此事非常重视,要求抢修人员尽快清理现场,恢复百姓正常生活。
最新进展挖掘机进入排渣现场
6月29日人工清理一天后,西岗区城建局的负责人意识到人工清理速度太慢,立即找来专家以及有经验的挖掘施工队伍,一起商量利用机械清理的对策。很快,施工单位调集了两台挖掘机,顺着17号楼前的三段台阶直接开进了塌方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机械化施工大大加快了清运速度。一天的工夫,靠近17号楼一侧的滑落岩体有一大半被挖掘出来,转移到外侧。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转移出来的渣土距离排渣车还隔着20多级台阶,工人一锹锹装袋,再一袋袋运下去,排渣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挖掘的速度,很快,就形成一个大土堆,严重占用了挖掘机作业面。很快,现场指挥清运的领导决定,在楼梯上方搭一个“滑梯”,让渣土从上面直接可以滑到排渣车上。昨日下午6时许,“滑梯”搭建完毕,开始运用到排渣工作中,效果显著。
不过,虽然17号楼1门洞前滑坡掩埋面积很大,但是清理工作的难点却是19号楼3单元门前部分。此处作业面狭窄,清理工作更加困难。清理工作还将持续几天。
出具报告随时可能发生新的滑塌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辽宁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出具的一份边坡稳定性报告。报告中指出,导致此处山体滑坡的原因有三:一是原有支护措施只进行了挂网喷砼,未进行锚固,且时间久,喷面存在破损,强度不足。二是泄水孔,坡顶排水沟尚未发挥排水作用,强降雨后,雨水富集于坡体内,集中排泄,造成坡体载荷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边坡滑塌。三是基岩层与坡面近于平行,坡体稳定性差。
报告中指出,目前边坡岩土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受强降雨影响,边坡岩土体已达到饱和状态,坡体载荷较大,随时可能发生新的滑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