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近日在北京举办的亚洲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第八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不难发现,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算是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作为国内最大的风电核心部件的生产企业,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展出的产品吸引了诸多国内外的参观者。
与前几年相比,在当前风电市场遭遇阵阵“冷空气袭击”的形势下,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此次高调亮相展会,不仅体现在展位最大,展品最多,技术最先进等方面上,更重要的是彰显出企业对未来风电市场理性发展的自信和实力。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从2004年开始兆瓦级风力发电设备核心部件产品的研制,通过消化吸收国际当代先进技术,成功自主研发出国内第一台1.5兆瓦、1.65兆瓦、2兆瓦、3兆瓦风电机组,兆瓦级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一,完成5兆瓦、6兆瓦、7兆瓦齿轮箱样机生产,现已实现1.5兆瓦机型14种核心部件量产,3兆瓦机型9种核心部件完成开发,5兆瓦、6兆瓦分别完成3种和5种核心部件开发,成为国内最大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核心部件研制基地。2010年风电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占集团总销售收入50%以上。该公司此次展出的齿轮箱和主机架、电控、偏航变浆驱动器、齿轮箱水冷循环系统、制动器、轮毂等产品都属国内一流、世界先进。
风力发电是目前使用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据专家预测,我国风电装机总量将在2050年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电力能源,这也必将带动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更快发展。记者在展会上了解到,与国外风能产业相比,我国风能产业至少晚了20年。在起步虽晚,发展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的同时,“一窝蜂”发展带来的弊端使风电装备核心部件目前还集中在低端水平上徘徊。以齿轮箱为例,作为风机部件“核心”之“核心”,恰恰又是国内风机装备的“软肋”。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副总经理刘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我们的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其设计手段和实验手段与国外也没多大的区别,但最大的差别在细节问题上,形象一点说,就是差在小数点后的数字上。
为了缩小这些差距,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今年2月,“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技术开发中心德国有限公司”在德国正式挂牌。这个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的全资公司与世界齿轮箱专业最权威的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相毗邻,“左邻”和“右舍”分别是世界著名的“SKF”和“FAG”两大轴承公司在德国的研发基地,公司从研究人员到总经理全部是德国知名的专业人才。刘军副总经理对记者说,思维空间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我们之所以下这么大的本钱,在国外建立研发机构,就是要扩大我们的视野和思维空间,瞄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紧跟世界风电发展的潮流,为未来的跨国经营打下基础。
“开金店就要卖金瓜。”这是大连重工·起重人最形象的一句口头禅。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最先进的风电核心部件研制基地,该公司仅一个齿轮箱的研发,从最早十几个人的研究室,到上百人的研究院,再到国外的研究机构,该集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在人才和技术储备上,已经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产品享誉国内外。目前已成为国内风机行业前十几家最大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在与美国的GE、日本的三菱等世界著名企业多年合作的基础上,又与印度两家著名的风机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今年的订货量比去年大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