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用这句话形容中国风电装备业似乎恰如其分。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曾历经“大跃进”式迅猛发展的中国风电装备业,在历经“大浪淘沙”式的行业洗牌后,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一批小企业为自己的盲目投资和无序扩张付出代价而渐次倒下,以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等为代表的几家大企业则在价格战的拼杀中擦拭着伤口艰难地站起来,开始了从“拼价格”到“比质量”的转型。
有专家就此评论:风电装备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在回归理性,并开始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而这正是中国由“风电大国”走向“风电强国”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小型风电制造企业渐次倒下
“嘟嘟……”记者近日拨通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中德合资风电设备公司的电话。但接电话的一位先生告知,这里早已不是风电设备企业。随后,记者从一份来自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的材料中看到,这家风电企业早于去年已宣告停产。
无独有偶,这份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公布的材料还显示,江苏南通XX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北京XX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均于数月前宣告风机项目停产,有的企业甚至刚刚生产出“样机”便相继倒下了。
这就是市场竞争。几年前,当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热席卷神州时,当中国风电产业迅猛发展时,风电装备业疯狂扩张。据统计,仅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便达到80余家。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率先发出“警惕风电装备业投资过热”的呼吁;随后国家有关部门发文指出,要严格控制风电装备产能盲目扩张。
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价格战的加剧则让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质量,结果是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发生了多起恶性风机倒塌事故。这一切引起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进入“十二五”,国家能源局公开表示,跻身世界第一风电大国的中国开始从控制风电发展的“节奏”入手,实施风电行业从“速度”向“质量”的转型。这一表态意味着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市场竞争的升级,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的在竞争倒下便难以避免。
“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史立山告诉记者,一方面,它使风电开发成本大大降低,而这正是近年来中国风电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第一风电大国”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使风电装备制造业自身加速洗牌,并由此诞生了华锐、金风等位居全球前列的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巨头。
风电巨头利润整体下滑
虽然风电制造业巨头更具抗击市场风浪的能力,但在激烈的价格战中也“很受伤”。
来自上市公司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商利润普遍下滑。其中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湘电股份等风电企业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48.3%、45.0%和43%;风电配件商泰胜风能的净利润则下降了61.5%。
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金风科技中报的单价、成本、毛利率变化“主要反映了过去一年风机价格战带来的影响”。分析称,过去一年金风科技虽然加大成本控制,单位千瓦同比下降了12%,但销售价格却下降更多,今年上半年风机收入46.8亿元,销量1.25GW,平均售价约3750元/千瓦,同比下降18%。
湘电股份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作为业绩下滑的一个重要理由。而泰胜风能则把“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列为业绩缩减首要原因。
甚至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风机制造商华锐风电也明显感受到价格战带来的压力。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在谈及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时说,“2011年上半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销售收入减少,毛利率也有所下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