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土企业逐渐实践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的同时,中国市场也正以开放的心态成为世界工程机械日益重要的区域市场之一。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市场的各个方面,也体现在产品、人才、管理等各个领域,可以说,中国市场正在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一个充分竞争且具备高成长性的优质市场。
市场竞争的国际化
对于很多外资企业来讲,中国市场只是其全球规划中的一个区域市场。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使中国在其市场版图中扮演的角色从“区域市场”逐渐演化为“主力市场”。
这一点在2008年之后尤为凸显。在世界经济衰退的同时,中国市场一枝独秀,许多企业竞相调整其中国区市场策略,人才、资源等因素纷纷向中国倾斜,无一不表现出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渴望。
然而,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体现出更多新的特点。在本土企业方面,集团化企业日益强盛,龙头企业开始向全线产品、甚至跨领域产品延伸;融资租赁等较为先进的金融服务在中国市场已经得到历练并被加以推广;市场竞争的战火蔓延至服务等后市场领域……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经成长为较为成熟的市场,鲜有某家企业能够垄断其中。
产品技术的国际化
以往,在一些外资企业的全球规划版图上,中国市场的尾气排放、噪声以及产品的技术标准一直属于较为落后的区域。然而,中国市场的迅速崛起使得这些企业不得不不断重新定位中国市场,产品的各方面指标逐渐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在产品及技术的推陈出新中不断演绎着新的奇迹。中联重科3200t级的ZCC3200NP型履带式起重机和三一重工最大起重力矩超过86000t·m的3600t级的SCC86000TM型履带式起重机的研发成功成为2011年产品研发中“最重量级”新闻。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也更加看重中国市场。其最高端、最前沿的产品和技术已经相继在中国应用。例如,7月29日,凯斯在其位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工厂发布了N系列挖掘装载机、S系列滑移装载机及CX58C小型挖掘机三大系列(款)产品--凯斯小型工程机械产品在中国宣告全面升级。
更为可喜的是,以三一挖掘机为代表的本土品牌挖掘机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长久以来,中国挖掘机行业一直面临本土品牌难以取得突破的尴尬局面,这个现状在近年来正在被快速改写,市场竞争格局将拉开新的篇章。
管理模式的国际化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人员构成有着非常鲜明的不同。本土企业中几乎清一色是中国人;外资企业即使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在管理层中也鲜有中国人的面孔,即使部分企业的中国区负责人是中国人,也仅仅是出于对目标市场的贴近性的需要,而这些人也鲜有能够在集团中流动的情况。
然而,随着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于对管理经验、市场理念、产品技术等的需求,本土企业对于海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些企业的管理高层逐渐出现外国人的身影。2009年,厦工引入了曾经被誉为“引领中韩两国工程机械发展的传奇人物”的蔡奎全出任厦工总裁,老国企和洋总裁的结合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尚属头一例。随后不久,深受金融危机创伤的厦工便焕发出蓬勃活力。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的中国籍管理者逐渐进入外资企业的核心管理层。这对于中国管理精英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正面的意义,对于外资企业来讲也能够得到极大实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