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每万人拥有专利8.3件 高出全国平均数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1-12-29 09:50   来源:长沙晚报

前日,中国工程机械领军企业中联重科在湘日诞“双子”——投资约40亿元的中联重科中小吨位汽车起重机工业园、投资6.2亿元的中联重科德山液压产业园奠基。前者主要为解决行业产能瓶颈,后者着眼于根治工程机械行业“短

前日,中国工程机械领军企业中联重科在湘日诞“双子”——投资约40亿元的中联重科中小吨位汽车起重机工业园、投资6.2亿元的中联重科德山液压产业园奠基。前者主要为解决行业产能瓶颈,后者着眼于根治工程机械行业“短腿”,确保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在成功跨越1000亿元大关后,“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健康、快速成长。

差不多在相同时间,位于长沙经济开发区的泉塘小区内,就业于某制造企业的农民工周红灯,在历经波折后,为自己耗时15年发明出的一项采棉专利成果找到了合作生产者。

长沙创新与创业的舞台,不只是上演声名鹊起的“长沙制造”骄子们的“独角戏”。年末,活跃在经济舞台的明星大腕好戏连台,来自民间的名不见经传的“草根”,也不乏吸引眼球的“好戏”。

新年前夕,中联重科气势磅礴的产业投资,作为“长沙制造”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收官之笔,意味深长,此举也折射出长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逆势增长的信心和勇气。

截至目前,中联重科在湖南、上海、陕西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的专业园区,已成为“长沙制造”的重要基地,中联重科据此成为在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城市环卫环保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土方机械、专用车辆等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根据预测,中联重科两大新建产业园区达产后,有望带来超过100亿元的规模效益,同时为社会创造逾4000个就业岗位,并将为长沙孕育出首个规模过千亿的企业航母。

在“十二五”开局第一年,“出彩”的不止产业巨人中联重科。比亚迪一期四大工艺投产计划在长确定;伴随风靡全球的“苹果”高飞的蓝思科技,新建厂房投入运营;被誉为中国IT产业“巨无霸”的中电软件园,总部大楼已竣工,入驻企业纷至沓来。与此同时,三一起重机、陕汽二期进入设备安装,广汽菲亚特的发动机、总装、冲焊、涂装车间主体完工,住友橡胶施工有序进行中。

种种迹象表明,以实业带动的长沙经济生机勃勃,必将在“十二五”期间迸发异彩。

在一度被誉为创新薄弱环节的民间,长沙也已掀起一场争先恐后的以发明助推产业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的浪潮。

今年5月,民间发明人龙亚飞发明的一款节水型洗衣机,正式走上长沙客运段洗涤厂“洗衣工”岗位,成为长沙民间发明将个人专利成果推广应用于工业节水第一人。退休老人周力健因其发明的“手杖式多功能家用购物车”在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上成功转让,而成为大器晚成的科技创业人。同样为科技产业注入新鲜血液的“非职业”人士,还有来自岳阳、成功研发出采棉机的农民工周红灯,以及来自雨花区枫树山鸿铭小学、发明了“便拆式面条密封袋”的罗嘉铭小朋友等草根明星。

依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创业和创新,是长沙跨入“十二五”后,经济社会领域最具标志性和群体性的转变。

来自市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显示,截至11月底,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突破6万件,达67493件,授权总量36984件;“十二五”开局第一年,本市年专利申请首次突破1万件,达11330件,增长39.8%,增幅高于全国水平3个百分点,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第9位;全市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8.3件,高出全国平均数2倍多。

与此同时,长沙还拥有PCT国际专利申请385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工矿企业专利申请实现大幅增长,达到68.1%。率先在全国建立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联盟,率先在全球推出知识产权网上拍卖系统,并创新知识产权与资本对接方式,推动高新区建立知识产权投融资风险保障机制。截至目前,已促成投融资服务70宗,涉及金额13亿元,帮助企业融资2.93亿元。

【数字点击】初步预计显示,2011年,长沙工业总产量将达680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58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000亿元。年内,长沙有望继工程机械产业之后,再新增食品、材料两大千亿产业。

2011年,长沙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0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与此同时,以市场导向、工业主导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也为城镇居民财富增长带来福音。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长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847元,同比增长15.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5890元,稳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业内评点】长沙市科技局局长胡石明:从袁隆平发明和推广杂交水稻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到三一创始人梁稳根依靠科技创业成为中国首富,在长沙科技领域,创新而改变世界的案例不胜枚举。

长沙在经济领域崛起的历史,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一大批科技企业的发展与崛起历程息息相关。长沙从一个依赖老祖宗的历史遗存传播美名的城市,到依靠自己的创造,赢得世界关注与尊重,也无不受益于自主创新成果在世界的传播,

来自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管理专家和团队,陆续移居长沙,成为长沙制造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生力军。全球产业转移加快了人才、知识向中国流动,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成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地区,长沙可以由此切入,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人才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以提升产业链价值,使制造产业在技术、工艺等核心竞争力领域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今年7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长沙与深圳、上海、香港等城市共同入选“中国十大创新城市”、“中国十佳宜业城市”。在跨入“十二五”之际,创新体系中常见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模式,在长已“三足鼎立”,各具规模。

令人欣慰的是,创新已从少数领军企业向更多中小企业“蔓延”,从职业工程师向平民百姓渗透,这种质的飞跃,为长沙在“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良好条件。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