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战略布局初见端倪
近5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达2200亿美元,全球排名从第18位跃居至第5位,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工程机械行业也不例外。
近期三一重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工业部达成投资意向,在该国投资2亿美元建设三一印尼产业园,首期投资注册资金5000万美元。作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三一集团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海外4个国家建有生产基地事实上,三一重工海外建厂只是工程机械行业海外投资的冰山一角;此前的3月份,徐工机械科技分公司副总工程师陶永生向媒体透露,徐工马上要在巴西建立自己的筑路机械产品制造基地,发展当地的国际市场,这将是徐工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生产制造基地。除了三一重工、徐工机械等大型企业外,山推股份也计划在海外建厂。山推股份副总经理王文超透露,山推要在巴西、俄罗斯、南非建立分公司。很多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纷纷瞄准了海外市场,加快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
回顾中国工程机械这十年的国际化进程,精彩纷呈,可圈可点。前五年和后五年正好形成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在2005年进出口逆差大幅收窄到1.2328亿美元后,2006年华丽转身形成10.89亿美元的顺差,为中国工程机械“十一五”的国际贸易开了个好局。2008年出口额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34.2亿美元。
经过这十年的国际化大胆尝试和历练,中国工程机械的出口方式由外贸公司转向以企业自营出口为主;由贴牌转向以企业自主品牌出口为主;由主要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转向发达和次发达国家;出口地区由游击战转向阵地战;销售模式由直销转向代理制。同时,在开发海外市场过程中,产品性能质量也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海外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海外投资和资本运作步伐加大,中国工程机械整体的国际化战略布局初见端倪。
2011年出口恢复性增长势头旺盛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一至三季度: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182.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进口金额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8%;出口金额110.28亿美元,超过2010年全年出口额,比上年增长50.2%,贸易顺差38.27亿美元。
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呈前低后高态势,且增幅始终保持较高水平。5月份开始月度出口额持续增加,7月份开始出口额连创新高,9月份出口额达到14.85亿美元。
累计出口零部件38.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5.25%,比上年增长48.88%。出口整机7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占出口总额的64.75%。
整机中出口较多的产品有:装载机(11.47亿美元)、、内燃叉车(5.41亿美元)、履带挖掘机(5.37亿美元)、筑路机及平地机(3.49亿美元)、推土机(3.15亿美元)、塔式起重机(2.42亿美元)、压路机(2.82亿美元)和履带起重机(2.18亿美元)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国内市场总体需求疲软,导致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企业流动资金均出现偏紧现象。未来5—10年中,海外市场的迅速增长或将成为国内企业未来的主要增长依托;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额增幅将达到25%左右。
我国工程械出口门槛――节能减排
近年来,工程机械业的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直接出口方式遭受到越来越多反倾销、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种种限制。据了解,针对非道路机械功率范围130kw至560kw的柴油发动机,欧委会于今年1月起开始实施ⅢB阶段排放标准。欧盟ⅢB阶段排放标准对发动机的排放微粒进行了更加严格的限制,由原来的0.2g/kWh下降至0.025g/kWh.为满足这个极限值,柴油发动机必须配备微粒过滤器来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综合办主任王金星表示,国外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工程机械的出口门槛。柳工董秘王祖光表示,由于国内发动机尚达不到出口的要求,柳工只能采购国外品牌的发动机。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工程机械产品能否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是应对贸易壁垒的关键所在。在2011拉斯维加斯国际工程机械展期间,中联重科副总裁、海外分公司总经理何文进公开表示,中联重科走出国门是坚定不移的战略,不在中国争地位,只在全球市场为中国争地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