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供需失衡的深层次矛盾,全球经济的潜在总产出和潜在需求构成了长期负面影响。随着融资高峰期集中到来,欧洲经济陷入财政紧缩、融资困境以及私人部门信贷量减少之间的恶性循环的可能性在增大,世界经济将不得不面对“有效需求”与“生产过剩”之间的双重矛盾。
近期各国数据显示出全球制造业有了回暖迹象。1月,美国工业产值增速创下7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德国制造业也在4个月内首次实现扩张,中国制造业产出也好于预期。然而,若据此判断全球制造业就此转好则为时还过早。的确,全球制造业下滑态势得到了缓解,但这更像是一种反弹而不是反转。
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标(JP Morgan Global PMI)1月升至7个月高位51.2,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高于荣枯分水岭50,但仍低于长期平均值51.8。其中生产指数为52.0%,比去年12月回升0.2个百分点,对周期性非常敏感的新订单对存货比例上升,尽管达到10个月来的高点,但也仅是小幅增长。
从短期因素看,由于美国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去杠杆化,银行放贷谨慎,季节性以及节日因素消失,一季度美国经济可能重新步入疲弱,而中国经济减速还将持续。尽管中国1月制造业PMI较前月回升0.2个百分点至50.5,但分项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却较去年12月下降1.7个百分点;而反映中国中小企业的指标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为48.8,与上月持平,暗示制造业放缓势头还未明显改善。
各国制造业并未真正改善的原因还在于,与制造业相关的两大周期尚未启动。首先是库存周期尚未步入良性循环。以美国为例,数据显示,美国1月购进价格指数达55.5%,原材料库存指数49.5%,分别较去年12月的47.5%、45.5%有大幅提升,购进价格提升下的原材料库存回补动力较强,但这很可能是产成品库存大幅调整背景下的加速生产补库存。由于外部需求只稍有企稳而并未形成向上的拐点,最终需求仍不旺,零售库存对供应商库存消化幅度有限,企业进一步补库存动力不足,因此这种补库存可能只是阶段性的,难以良性循环。
另外,由于短期内缺乏新兴技术和产业变革提振资本回报率,美国目前离由利润驱动导致投资扩张所带来的资本投资周期的真正启动还较远。通常,资本投资周期的平均持续时间在10年左右。美国要走完自2002年四季度开始的最近一轮经济周期至少得到明年底。投资周期的一个显著的观察指标是设备投资,2008年和2009年,国内投资的萎缩严重地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增长,按照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测算,2008年和2009年,美国国内投资对实际GDP增长的贡献分别是负1.53和负3.24个百分点。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因为去杠杆化,本轮房地产衰退对经济的影响可谓“史无前例”,家庭去杠杆化的过程,当然比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要缓慢得多,因为家庭资产负债表中的房地产价值占绝对比重,而出售房屋比出售股票和债券难度要高许多。因此,比起由公司资产负债表相关问题触发的衰退的复苏,房地产市场复苏更加艰难。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投资的积弱,预示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未来几年还将处于大谷底。
从根本上说,当前全球经济的问题是供需失衡的深层次矛盾还未有效解决。全球经济的潜在总产出和潜在需求构成了长期负面影响。以产出缺口衡量,全球产出总缺口收缩还十分显著,2008年至2009年的衰退,造成美国的产出缺口约为GDP的6%,差不多是欧元区的2倍。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产出缺口的均值水平大约为-1.02%,2010年的缺口大约为-3.80%,而2011年的估算值为-3.30%。毫无疑问,世界GDP产出缺口缩小的趋势还将持续。产出缺口的另一个衡量指标是产能利用率。以美国为例,去年12月,美国产能利用率为75.9%,比较1972年至2010年统计期间的长期均值的80.4%,仍有不小距离。在最近20年的历史上,美国有两次产能利用率探底,分别发生在1990年至1991年间和2001年至2002年间,产能利用率分别下跌至78.7%和73.5%。眼下这一波产能利用率自2009年6月进入67.3%的谷底至今,一路震荡走高至长期均值,随后在低位徘徊。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居民的去杠杆化,欧债危机引发的是各政府部门的去杠杆。从明年起,美国将启动十年削减1.2万亿美元财政赤字的议案,而欧债危机的解决也意味着欧洲将进入长期的去杠杆化进程。中国等新兴经济,同样面临着2008年财政刺激后积累的巨大债务,各国政府都将开始漫长的去杠杆化阶段。
从需求缺口看,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导致了庞大的家庭债务,美日欧现阶段陷入了规模约为1万亿美元的总需求不足状态。尽管中国内需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需求动力,但美国个人消费总额约10万亿美元,差不多是中国个人消费总额1.6万亿美元的6倍或7倍,因此中国消费的增长远不足以弥补美国消费的萎缩。相比之下,日本和德国增加家庭消费还有一定余地,然而迄今为止,这两国从衰退中复苏的动力并非来自内需的扩张,而是像危机前一样,仍在依靠出口驱动型增长。
归根结底,发达国家债台高筑仍是拖累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隐患,资产负债表的艰难修复、中长期增长放缓以及主权债务危机解决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决定着世界经济的走向变得越来越不确定。随着今年上半年融资高峰期集中到来,欧洲经济陷入财政紧缩、融资困境以及随之导致的私人部门信贷量减少之间的恶性循环的可能性在增大,而这必将通过贸易链和信贷链影响全球经济、贸易及制造业产出。所以,从长期看,今年的世界经济将不得不面对“有效需求”与“生产过剩”之间的双重矛盾。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