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经济大衰退,加速了美国制造业的转型,而转型后的崛起,也许将建立在以下五大趋势之上。
第一,智能机械。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逼着企业不停地研制替换劳动力的机械。过去几十年中国廉价劳动力所创造的竞争优势,在这方面加剧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如今,连中国也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富士康雄心勃勃地要在工厂中配备百万台机器人。而生产机器人这种智能机械的技术,恐怕主要还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手里。当然,美国在这方面并非独步于世,德国、日本都是强劲的竞争者。但是,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无疑还是占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会在全球市场占据相当的份额。
第二,新材料技术和制造的革命。网络的发展,使信息传递的费用近乎于零。高技术合成材料也日新月异,碳纤维、石墨烯以及各种新型合金材料层出不穷。这不仅体现在我们视线之外的隐形轰炸机上,在自行车爱好者的高科技赛车乃至牙医诊所的补牙材料中都无所不见。本世纪初,网络和新材料合成技术结合,使3D打印技术诞生。在牙医诊所中,我们经常会领教到这样的神奇:当医生决定修复你的牙时,就通过计算机生成牙齿的模具造型,并按照指令用精密仪器将粉末材料熔合,在很短的时间就制造出一个小部件,安装或填制到你的牙齿上。在关节替换手术中,这样的技术也普遍运用。专家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大量工业部件都将运用这样的技术。制造业已经不是仅仅用传统模具对材料进行切割、组装。不管是关节、牙齿,还是飞机部件,通过小小的计算机即可建立模型,用各种粉末状的材料在精密仪器中熔合,随心所欲地“打印”出自己想要的部件。
第三,能源独立。水力压裂(hydraulicfracturing)在本世纪的广泛运用,使美国得以开发深层石灰岩中的油气资源。一些专家预测,美国和加拿大所蕴藏的油气资源,可以使美国获得能源独立。最近虽然油价不停攀升,但在工业生产中能够替换石油的天然气的价格,则在美国创下历史新低。水力压裂技术使大量天然气被开采出来,本来用于进口天然气的基础设施,现在转来用于出口。但是,因为天然气产量提高太快,这些设施不足以承受。出口瓶颈竟造成了至少短期内的天然气过剩,使一些天然气公司被迫压缩生产。另外,在房市泡沫破灭后,美国土地价格便宜,这同样大大降低了制造业的成本。
第四,劳动力资源充裕。到2020年,美国的人口将比中国、日本和欧盟地区都要年轻。劳动力多,纳税人多,养老负担轻。同时,美国的大学体系在规模和质量上仍然领先于世,不仅能够培训各个层级的人才,而且吸引着世界年轻一代的精英。这些都将在劳动力资源上加强美国的竞争优势。
第五,市场看好美国产品。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略遵循着 “先生产、后生活”的道路发展,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大量制造,较少消费,进口的多是原材料。进入中等发达水平后,本身购买力提高,对消费品的口味也日渐挑剔,进而青睐一些品质更为优异的美国本土产品。最近海淘、代购在中国大为流行,中国人短期到美国旅游,也往往是大包小包地使行李达到极限。这些恐怕都是中国消费市场转型的前奏。
当然,以上五大趋势,未必都会使“美国制造”和“中国制造”形成直接竞争。在高端制造业中,美国面临的主要是来自德国、日本的挑战;中国在精密仪器和高科技材料等方面目前尚难有突出表现,在低端制造业中,则面临着来自越南、印度等国家的竞争。但是,大家共同的领域还是相当多的。比如,最近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在中国、墨西哥和美国南卡罗来纳之间权衡设厂,最终选择了南卡罗来纳。这里本是纺织业基地,纺织业外包到中国后,优良的基础设施还留在那里,包括高速公路、港口、电力网络等等。更重要的是,这里云集了GE、BMW等许多厂家,和当地的大学、技术学校形成一个工业走廊,可以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而且地价比起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也便宜得多。 “中国制造”未来将要面临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