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效益年”活动中,铸锻中心深刻剖析自身管理水平,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优化制度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提升,强化了制造过程特性控制,四大措施确保济南铸锻中心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根据集团公司2012年质量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铸锻中心实际,组织制定了《铸锻中心2012年质量工作大纲》,从质量绩效目标设置、质量提升措施计划、质量重点工作安排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及措施要求,并在各个层次分解落实和考核,确保产品废品率、工序稳定性受到监控。
其次,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符合性、有效性,铸锻中心一方面完善了以TS质量标准体系为基础的内部管理体系,规范了工作流程,以防止各过程接口脱节;另一方面将工作前移,在体系开发过程中减少过程控制变差和浪费;同时拉动基础管理,监控指标体系,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工作效率。并根据目前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修订、完善铸锻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各层次文件,规范了工作流程和方法。
第三,组合开展各层次人员的管理技能和专业培训:通过聘请资深TS审核专家,对铸锻中心领导层、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内审员进行TS标准及管理工具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了各级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开展全员的质量意识培训和基层操作人员的作业文件、检验标准等系统培训,促进了员工质量意识的提升。
第四,加强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日常性监控:一是建立起质量管理体系网,明确各部门体系管理人员的职责,由各层次体系管理人员对质量体系进行监控和日常维护,质量部组织中心内审员对各部门体系运行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每季度覆盖一次所有的过程;二是开展以聘请IATF注册具有铸锻行业审核经验的的资深审核专家为主,铸锻中心内审员参与实施的内部体系审核,以此来提高体系审核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提高审核的深度和广度。在审核实施过程中,通过沟通和交流找出质量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分别从体系符合性、有效性、企业发展战略上提出意见和建议,铸锻中心据此制定措施实施方案,认真组织整改。同时通过这种审核方式,达到锻炼、培养、提升中心内审员队伍审核水平的目的。三是组织制定铸锻中心《质量职级动态管理办法》,强化责任落实及考核,确保管理措施执行的有效性。四是严格落实“1号会议”制度,传达集团质量工作安排和要求,切实发挥好协调解决质量管理工作和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的作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