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是中国西南乃至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制造业基地,工业总产值约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4强,已经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制药、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20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柳州市成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涂毅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涂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化融合工作,制定了两化融合专项规划,建立由市领导认组长的领导机制,并从2011年起设立财政资金支持两化融合工作。当前柳州大中型企业80%应用信息化技术,工程机械、汽车、冶金等支柱产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初见成效。
提升支柱产业信息化水平
柳州在汽车、机械产业及配套行业,支持基于微电子技术及车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涂毅说,柳州通过实施支柱产业信息化提升工程,在工程机械产业建设产业链先进制造体系,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打造行业协同生产体系,在冶金产业推进管控一体化进程。据了解,广西柳工通过生产运营信息化高效支撑了每年数百种料号、数万台主机的协调制造,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节省财务费用5000多万元,营销管理信息化使100%的整机销售三包服务和配件销售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保证对客户和市场的快速响应。
涂毅介绍,柳州在汽车、机械产业及配套行业,支持基于微电子技术及车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引导、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机械装备、新型汽车关键零配件、智能控制系统及汽车电子产品,支持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实现产品和服务智能化。
他举例说,柳州五菱汽车公司通过实施面向异地的协同的产品研发平台,使异地整车研发成为可能,加强了企业对过程控制的处理能力。
又如,柳州美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汽车车身网络控制系统及嵌入式软件平台研发”项目,实现了车灯、门锁、车窗、雨刷等的控制,通过建立车身网络控制系统产业化基地,满足不同车身网络控制系统的生产需求。
此外,柳钢通过全生产流程精细化管理控制系统成功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2011年柳州市汽车产业成为首个千亿元产业,柳东新区成为广西首个千亿元产业园区。柳州机械产业在2012年将跨入千亿元产业行列。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
以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为抓手,抓好信息技术在重点能耗和污染企业的应用。
柳州既是传统工业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注重环境保护,人居环境良好。涂毅介绍,柳州烟厂、柳州钢铁集团、柳州化工、柳工集团、柳州五菱、鹿寨化肥6家企业被评选为2010年广西首批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
按照柳州市提出的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的发展思路,以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为抓手,着力抓好信息技术在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能耗和污染企业的全面应用。
涂毅说,柳州钢铁公司创造性地提出利用焦化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废氨进行烧结烟气脱硫,研究开发了国内首个烧结机头烟气氨法脱硫系统,不仅填补了国内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空白,而且也是国内首个烧结烟气脱硫工程。
此外,柳钢通过实施能源管理中心项目,降低吨钢能耗新水2.5%、节电2.3%,创造经济效益2349万元。柳化通过实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每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5.475万吨,二氧化硫0.0361万吨,TSP(总悬浮颗粒物)0.0307万吨。柳工能效管理系统及综合节能项目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重点推进项目。
/
涂毅说,2011年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93%,38家年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能耗企业,按产值(现价)能耗统计实现节能量161.6万吨标准煤。
建立两化融合服务体系
柳州市积极打造两化融合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
2010年7月,柳州市先进制造服务基地和先进制造模拟工厂开始运营,该基地是广西首个集先进管理技术、先进信息技术、先进工程技术为一体,国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制造“研发、培训、示范、推广”的服务基地。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40期,培训企业超过500家。
据涂毅介绍,2011年11月成立的柳州市两化融合促进中心,为柳州市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的课题研究、专家队伍保障、人才培训、评估评价、项目实施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和支撑。柳州市还建立了机械制造行业的先进制造评估体系和机制,并在重点企业开展试点评估,对全区乃至全国的机械制造行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的建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此外,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方面,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牵头搭建了融资服务平台,共协调近95家中小企业贷款项目获得国开行政策性贷款支持,贷款总额累计达12亿元,协调了300多家中小企业获得本地各商业银行优惠利率贷款支持约35亿元。
涂毅介绍,2011年服务中心建设的融资服务平台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并与广西产权交易所就闲置设备交易、股权托管等事项达成合作意向。
据介绍,2012年第一季度,融资平台协调了21家企业获得共计1.5432亿元优惠利率贷款,其中包括:2家企业获得国开行优惠利率贷款1800万元,2家企业获得农信社信用贷款共1000万元,17家企业获得本地商业银行贷款1.2632亿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