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投资和消费数据未见企稳回升态势,最新公布的外贸数据更让人大跌眼镜。
8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28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1769.4亿美元,同比增长1%;进口1517.9亿美元,同比从6月到7月,出口规模环比下降32.6亿美元,进口规模环比略增33.1亿美元,因此7月贸易顺差比6月下降20.1亿美元,共录得251.5亿美元。
海通国际的报告认为,全球需求持续疲软,以及中国经济减速,令7月我国出口和进口增速大幅下滑,进一步提高了降准的可能。
数据低于预期
7月出口总额低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测的增长8%左右,也低于6月的增11.3%;7月进口总额同样低于市场预测的增长7%,也低于6月的增6.3%。
进出口数据为何如此糟糕?
海通国际认为,由于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对数据造成拖累。
上半年我国对欧盟的出口总值同比下滑0.8%,1~7月的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6%。此外,前7月我国对美国、日本和东盟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速为11.4%、6.6%和16.2%,较上半年分别减速2.2个、1.5个和0.6个百分点。
交行分析师王宇雯分析,美国经济复苏持续放缓不利于我国出口增长。二季度美国GDP同比下滑至1.5%,7月ISM制造业PMI仅为49.8%,连续两个月处于枯荣线以下,其中进口细项指数大降3个百分点至50.5%,对中国出口产生了直接冲击。
进口方面,7月进口同比增速要高于出口,但也只有4.7%,在近两年偏低。国内生产需求持续放缓是主因。
王宇雯告诉记者,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已回升企稳至20.4%,钢铁、水泥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逐步恢复,再加上前期审批通过项目的逐步投产,国内进口需求有回稳迹象,但短期效果不太明显。
或将很快降准
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如果说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投资和消费数据为中国经济筑底回升画上一个问号,那么周五的进出口数据便已亮起红灯。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说,进口不振的状况并不出乎预料,因为当前内需不振状况显而易见,大宗商品价格此前也有所下降。相比之下,出口的大幅下降却让人有些意外,难以接受。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预计8月出口也会较差,因为7月用于加工贸易的进口货物仅增0.1%,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在这几月持续走低。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一直将外贸视为中国宏观经济领域中的最大风险之一,他说,如果像做出口加工这种扎根实体的企业因需求和成本问题赚不到钱,就会将积累的资本投入股市、楼市,滋生出新一轮资产泡沫。
鲁政委说,目前已有民工提前返乡的趋势,7月出口增速也印证了出口行业不景气,说明经济可能会长期处于“温吞水”状态。在外贸数据节节走低的背景下,汇率政策应按市场来调整,“目前来看,人民币有效汇率偏高,继续升值的合理性不存在,正确的政策应是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由于外贸数据不给力,各机构对宏观形势的判断也偏悲观。瑞银认为,虽已采取措施保投资稳增长,但目前复苏踪影仍飘忽不定,三季度经济增长8%的预测有下行风险,预计央行很快将降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