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利用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节约大量钢材,合理排料就能让原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被称为“铁裁缝”的宣工结构分厂程序员祁伟点击着电脑屏幕上各种下料图形说。今年以来,通过电脑编程套材下料,材料利用率提高了三个百分点,节省资金20多万元。
2008年从事下料编程工作的祁伟,通过刻苦自学,掌握了等离子切割机等设备的自动套料编程软件技术,并建立起材料图形数据库,设及材质、规格、零件图号等各类信息的产品图形1700多种及300多种临时工艺图,为开展套材下料,降低材料消耗提供了依据。一次,在编排异形零件下料时,发现软件自动排出的图形不合理,如果按其编程下料,钢板的余料就会增多,造成较大的材料浪费,为此,祁伟便结合生产经验,通过手动重新修正图形排列,使钢板的利用率由60%达到74%。
作为全厂最年轻的高级工人技师,今年35岁的祁伟,把岗位上挖潜增效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在不断提高计算机编程技巧的基础上,绷紧节约一根弦。合理排料的第一环节是了解板材的精确尺寸,为此,他针对不同厚度的钢板尺寸不一样的问题,排料前都要去现场测量每张钢板,掌握准确的材料数据。在排料过程中“量体裁衣”,根据钢板的材质、厚度,将大小零件精确组合套排,每张钢板预先套排出多种图样,通过比对选出材料利用率最高的套排结果,力求余料最小化,利用率最大化,再输出NC程序指挥数控切割机作业,达到量材使用,物尽其用的挖潜效果。几年来,他把精准编程、多种图形添加互补作为降耗的切入点,运用编程 “金剪子”,裁出节约降耗新思路。在精心设计,巧妙构思下,一块钢板上最多时可以套排16种零件毛坯,形态各异的几何图形,如同一幅幅“抽象派画”,展示出祁伟的挖潜创意。
今年9月,针对参展产品单件毛坯多、种类较少的问题,精打细算,把所需的产品件分类套材下料,使一些零件的材料利用率达到82%以上,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去年,对上千个品种实施套材下料,平均材料利用率达到了76%,节约钢材30余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被公司评为挖潜增效先进个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