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次工程机械国际博览会上,中国参展企业的展台活跃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是各大跨国巨头派来的技术专家和法律专家,其任务就是专门到中国展台“找茬”,一旦发现中国产品侵权,就会当场递交法律文书,甚至会扣押产品。而中国技术人员去看他们的产品时,他们会显得非常紧张。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已经走出了原来的模仿别人的阶段,说明了跨国公司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中国企业的威胁和压力,说明了自主创新之于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一次主题为“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中国企业家年会上,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说起了这个故事,并发出如此感慨。
而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自主创新的路径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拿中联重科来说,它是一个由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创办的科技创业型企业,走过的是一条“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企业全球化”的道路。
从科研院所走出来,白手起家到现在跨国经营的全球化公司,中联重科走过了20年,持续创新完成“三级跳”。
助跑:体制创新率先领跑
中联重科的前身——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下称“建机院”),是中国工程机械技术的发源地和标准的制订者。曾为人民大会堂、青藏铁路、中国第一条地铁、南京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关键性装备和技术支持。
1985年,国家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建机院的科研费、事业费随之裁减。198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鼓励科研机构发展成新型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发展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科技机构。
1992年9月,时任研究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带领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创办了中联重科,实施“一院两制”,走科技产业化道路。当年9月28日,公司举行成立大会,詹纯新说了一句“现在这个公司是研究院的,将来这个研究院是这个公司的”。
体制创新率先领跑了。
在随后的整整20年里,中联重科利用公司和研究院这两个平台,把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最后把研究院变成了一个科技型企业,彻底改变了科研与产业的割裂,形成科技促进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
20年前的研究院平均每天收入不足1万元,现在的中联重科每天收入1亿多元;20年前的研究院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现在的中联重科是跨国运营的上市公司;20年前的研究院制订的是国家标准,现在的中联重科已代表国家制订国际标准……
“从我们自身的发展实践来看,建立一个顺畅的科研成果转化通道,使科研开发与实际应用对接,自主创新才会显现出应有的价值。”詹纯新在此次企业家年会上与与会企业家分享成功的经验。
起跳:从研究院到全球化公司
1999年,经国务院同意,科技部、原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拉开了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序幕。
同年,建机院全面完成对中联重科的产权结构改革,将其改制为由建机院控股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改变了投资主体的单一化,为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公司内部科学管理铺平了道路。
2000年10月,中联重科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2005年,中联重科引入弘毅投资等战略投资者参与建机院改制;2007年,建机院整体上市——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队”彻底融入企业,而中联重科也成为一家没有母公司的上市公司,构建了股权多元化、治理结构科学的跨国运营体系;2010年,中联重科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通过持续的体制改革,中联重科完成了从研究院到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全球化公司的“三级跳”,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一家A+H股上市公司。
目前,中联重科海外业务已覆盖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远销中东、南美、非洲、东南亚、俄罗斯,以及欧美、澳大利亚等高端市场。按照中联重科未来规划,力争在2015年实现海外收入占公司营收的30%左右。
飞跃:“裂变+聚变”……
如今,在以创新为核心的科研体制深化改革中,中联重科正在进入第三次变革阶段,即以国际化为方向的“裂变聚变”战略。
中联重科提出了“裂变+聚变”理论:裂变是“分”,按产品类别组团,形成多个专业化事业部,做精做强各类产品;聚变是“合”,通过全球并购,使国内事业部与国外同专业的企业聚合,形成跨国事业部。在分与合的辩证演绎中,整合全球资源,释放发展能量。
从中联重科上市后开始,公司就开始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2001年,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2002年,中联重科承债式兼并原湖南机床厂;2003年,收购浦沅;2008年收购CIFA……
CIFA为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联重科对此的收购是一次成功的“聚变”,实现了国际团队、技术、品牌、市场等资源的高度整合,催生了聚变效应,使中联重科牢牢占据了混凝土机械全球第一的地位。
9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创新。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合作,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按照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的要求,明确定位,优化布局,稳定规模,提升能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中联重科从一个研究院“脱胎换骨”,变成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全球化企业正好是对上述《意见》的深刻诠释。
成绩:科技创新成就公司行业净利润第一
截止到8月底,A股7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业绩相继公布完毕,行业平均净利润同比下降31.7%;中联重科则上涨21.5%,成行业唯一一家实现收入和利润正增长公司。据半年报显示,中联重科2012年1-6月累计实现收入约291.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9%,净利润约为5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7%。
当潮水退却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此言此时用于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似乎颇为恰当。在今年工程机械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中联重科盈利实现逆势增长,成为行业里唯一实现收入与利润正增长的公司。
中联重科认为,除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均衡的产品结构、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更高的运营效率之外,还与公司长期坚持“现金为王”的稳健的财务策略密不可分。
明天——9月28日,中联重科即将迎来20岁生日。20年前脱胎于科研院所,如今以年均6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发展,从科研机构的象牙塔到迈向世界的大舞台,中联重科一举成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6的领军企业。
中联的目标是全球三名,“裂变+聚变”还在继续发挥着威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