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高华董事总经理、高盛除日本外亚太地区自然资源行业组联席主管、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常务委员会成员朱寒松,在接受中国证券报专访时指出,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和工程机械领域。企业对资源的并购都属于战略并购,大宗商品价格的短期波动不会起决定性作用。经过这些年的实践,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经验也日趋成熟。
资源为王
中国证券报: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和领域?有什么特点?
朱寒松: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自然资源领域,集中在油气和矿产;另一个是工程机械和制造业。
进行资源并购是有内在动因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需要包括石油、天然气、铜等在内的大量资源,而中国对这些资源的进口依存度又比较高。从商业逻辑看,资源为王;从国家角度看,占有资源也符合国家利益。
此外,中国的制造业在经过若干年发展后,国内企业需要提升产品技术和开发境外市场。欧债危机之际,国内这类企业在欧洲的并购,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
中国证券报:今年受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比较大。对未来原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怎么看?价格波动对资源行业的并购有什么影响?
朱寒松:企业对资源的并购都属于战略并购。大宗商品价格的短期波动不会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并购更多是看商品价格的长期趋势。比如原油,对全世界所有油田的成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若要满足供需平衡,原油的长期价格应该是在85美元每桶以上的。铜、焦煤长期看,边际成本也是刚性的,长期价格稳定看好。总体比较看好油气、铜、焦煤等,其次是一些金属如镍、锌等,还有动力煤。
尽管经济有起有落,长期来看资源的价格水平总体是上升的,唯一例外是铁矿石。铁矿石资源曾被几大供应商所垄断,在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会被炒高。但长期来看,全球的铁矿石资源并不缺,2015年后,随着开采量的扩大,全球的铁矿石供应会大于需求,价格趋于下降,因此对铁矿石资产要保持谨慎。
在经济出现低谷或是危机的时候如2008年,在某种程度上讲,反倒是购入资源类资产的好时机。当时大宗商品价格跳水,一些资源类企业面临现金流困难和破产危机,这为并购提供了好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也存在其它的不确定性风险。
海外并购经验日渐丰富
中国证券报: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应选择什么样的企业或项目进行并购?
朱寒松:优势主要有这几方面:中国与资源相关的企业,目前除了钢铁企业外,油气、铜、煤炭等企业的效益都还是不错的;企业融资较为便利;经过多年积累,中国资源类企业在勘探技术、专业判断水平上还是很先进的;此外,中国在开采成本方面有优势,能够产生协同效应。
中国企业的劣势是不像许多跨国企业,在资源地缺乏本土化力量,尤其是一些绿地项目。绿地项目又称新建投资,是仅仅拥有相关的资源开发权,需要从头开发、建设并解决基础设施配套才能获得产出的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处理好当地社区关系,注重环境保护。由于把握不好,出现了很多项目的延期和成本上升,如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非洲的一些铁矿石项目都出现过这些问题。
在选择上,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内部会有专门部门进行长期跟踪、专业分析、项目估值管理等。总的来说,中国企业目前进行海外并购的自身条件和融资环境都不错,只要有好品种、好项目,就应该抓紧时机进行并购。
中国证券报:我们看到一些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资源类并购受阻,自身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化解国有化背景和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朱寒松:中国国有企业的身份,在海外并购时容易引起当地监管部门的关注。发达国家的监管部门特别看重企业并购的商业逻辑,以及对当地产业、就业的贡献。经过这么些年,国企的海外并购经验也提升了很多,现在企业也主动利用各类中介顾问的专业力量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另外我们高兴的看到,更多的民营企业已经参与到了海外并购的浪潮里。
页岩气前景喜人
中国证券报:美国的页岩气发展,给全球能源行业带来了哪些影响?对中国的能源前景有什么影响,带来什么机会和挑战?
朱寒松:北美的页岩气开采目前是非常成功的,它改变了北美的能源结构。美国的基础化工行业也受益于原料成本下跌,变得更有竞争力。
但在此之前,页岩气也经过了十年的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运作。直至2010年埃克森美孚巨资收购独立天然气生产商XTO Energy,市场才意识到页岩气的重要性。在过去这些年中,美国企业在页岩气领域积累的不光是技术,更重要的是经验。
目前北美市场的天然气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未来有可能在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下,向中日韩等地区出口。目前北美气价在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而日本的液化天然气进口价都在十几美元,刨去运输费,还是有利可图的。
现在的普遍观点是,对于页岩气这类非常规资源,中国和北美的资源潜力相当。不过两地的自然条件不同,北美开采页岩气的水力压裂法需要大量用水。中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来进行技术储备。如果收购海外的技术公司,却不一定留得住人才。中国企业与其收购海外技术服务公司,还不如放开门户,让国内外的技术服务公司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用机制留住人才,提高技术水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