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参加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981钻井平台模型、“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物模型……这些先进的海洋装备让人为之振奋却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这些先进的设备意味着海洋开发正在逐步从浅水走向深水,足以可见,在未来,有技术含量的海洋装备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对于企业来说,谁掌握了海洋工程设计技术和设计标准,谁便占据了产业的主导。
在海洽会现场,记者采访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科技经贸处处长张士锋时,他曾透露,海洋装备的生产和制造是未来海洋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前不久看到的一份克拉克松的最新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上半年,全球新接船舶的订单量为2090万载重吨,按年计算同比下降46%。其中新造船订单总额为303亿美元,同比锐减41%。而在海工领域,包括钻井船、FPSO(浮式储油卸油装置)等船舶的海洋装置及海洋支援船在内的海工订单金额首次超过商船投资总额。
海洋装备制造空间巨大,而且是在低潮的整体环境中逆市上涨,这是有志于发展“蓝色经济”的企业应该关注到的。
实际上早在2010年,企业们就在关注海洋装备的制造,据统计,以国内大型船企为主要力量的中国海工船企,已经占据了全球近16%的市场份额,可以与韩国 、新加坡等制造强国一争高低。但在蓬勃的市场需求下,这一格局并不稳固。就目前来看,国内企业虽然在海洋工程产业链的制造环节占有一席之地,但也主要处于制造环节的中低端领域。
有专业人士表示,目前我国企业承揽的主要是技术门槛较低且技术成熟定型的海洋工程产品的建造项目,如自升式钻井平台、1500米以内作业水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浅水工程施工装备等。另外,我国企业在建造业务领域的参与度还不够深入,大多数情况下只负责钢结构的建造和总装集成这些工作内容属于建造业务领域中技术含量较低的部分,而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核心配套产品和零部件基本上都是由欧美企业提供。
然而,不可否认,设计才是海洋工程产业的龙头,谁掌握海洋工程设计技术和设计标准,谁便占据了海洋装备产业的主导,把握着产业发展命脉,主导蓝色产业的发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