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已经成了一个全世界都熟悉的词,但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创造”也将越来越为世人所熟悉。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正经历一条转型之路,一些企业已经从创新转型中得到巨大的回报,感受到了创新的力量。“创新驱动”也是正在北京参加中共“十八大”的企业界代表热论的话题。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一环,也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主体。总部位于中国中部省份湖南的三一重工(60003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稳根表示,三一就是完全靠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一家企业。经过20多年的自主创新,三一已经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过800亿元的全球500强企业,打破了外资品牌垄断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竞争格局,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梁稳根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是促使三一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 梁稳根说:“三一经营20多年,从去年开始,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正式把三一列为竞争对手。面对这种巨大的挑战,我们的举措是不断的加强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三一在美国、德国、印度、巴西以及中国国内建立了31个研究院、221个产品研究所,拥有一支强大的国际化研发团队。谈及企业的研发特点和研发收益时,梁稳根说:“我们的科技创新,第一是敢想敢干,第二是面向市场,第三是加大投入,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5%以上。第四是自主合作。去年我们企业160亿的利税,就是研发投入的收益。三一主要是靠研发投入来获得这个收益的。”
和三一集团一样,江苏红豆集团也正将主要精力从生产转移到研发上来。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表示,红豆主要经营的服装业务板块正从原来的从生产经营型转到创造运营型。 周海江表示:“我做的服装行业。原来红豆是人家要多少服装我就办个厂,做好之后卖给他。根据不断增加的订单不断的办厂。现在我不这样做了,我主要通过外包,腾出精力来主要抓研发设计和品牌连锁专卖。现在80%的增量都外包给其他中小企业加工,总共有465家常年帮我加工的企业。”
周海江说,就在这个星期,红豆集团即将获得中国服装(000902,股吧)行业第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的资格认定,这也是国家对红豆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所做出的肯定。红豆集团的“人才、平台、投入”三要素,为红豆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周海江说:“我们有百才工程,还有自己的红豆大学,专门培养各类服装人才,另外我们也引进国际设计师,我们的男装设计总监是从韩国引进的,商品企划是日本引进的。平台方面,我们有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还有自己的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再加上产学研,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研发平台。去年我们申报专利达到211件, 累计专利1700件。”
周海红说,红豆公司去年营业收入达到351亿元人民币,他下一个目标是在5年之后,把企业的产值做到千亿。无疑,在这个目标实现过程中,创新研发设计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创新显然已经成为中国的潮流。去年中国研发经费支出超过8600亿元,比2002年增长5.7倍,居世界第二位。其结果之一就是,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只有依靠创新才能发展。 周济说:“因为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过去30多年做得不错,但是想一想,我们发展比较多的靠的是投资、资源和能源。这些在今后都是不能持续依靠的,那么今后靠什么呢?最根本的要依靠科技的力量,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周济说,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尽管中国目前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但相信一大批像三一重工、红豆集团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企业的不断涌现,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内生驱动力,为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