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2-23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租赁分会2012年年会”在苏州成功召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郭文龙、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吕莹、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租赁分会会长田广范、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租赁分会秘书长李涵兵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郭文龙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吕莹
租赁分会会长 田广范
2013年中国工程机械终端用户生存状况调查启动仪式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持续了一年多的低谷期,让行业同仁在当下尚难看清曙光,终端用户的真实经营情况已经受到全行业的高度重视,“谁了解客户,谁就赢得市场”已成共识。以“聚焦中小企业 拓展生存空间”为主题的租赁分会2012年年会,吸引了租赁分会会员单位及国内外其他制造商、金融公司、咨询机构等约130人参会,全国租赁业精英共聚一堂,在行业严冬期进行了一次提振行业信心的“炉边谈话”。
时兆华:中小企业的生存创新和发展
时兆华:中小企业的生存创新和发展
如果实体设备租赁做不好,融资租赁也会受到根本性的影响。生存发展是硬道理,生存是第一位,如果生存都不行,就没有发展可言。租赁应该属于社会化服务的范畴,需要做好六大板块。第一是以需求为导向,提供有效的需求;第二是建立品牌理论,打造品牌效应;第三是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方向,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第四建立以人为本的用人观念,经营人才企业;第五树立环保意识,强化发展与环保并存;我们未来的企业的发展,还有进一步加强执行力。
中小企业想在市场风浪中提升抗风险能力,联合重组是一条不错的道路。联合重组是企业的市场化行为,是从企业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等方面通盘考虑,各企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自愿组合。联合重组带来的优势之一,就是战略结构调整,将持续驱动租赁市场的发展;优势之二是将为中小型租赁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和利润增长点;优势之三是增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管顺良:探索降低逾期率的新模式
管顺良:探索降低逾期率的新模式
现代品牌2012年比2011年逾期率上涨了近20个百分点。现代也在努力探索一种模式,不能让自己的代理商因资金链问题倒闭。
30%的现代品牌代理商是通过其债权部门,其实更多的是通过销售员来回收债权,而目前从整个考核代理商逾期率情况来看,排在前面的,恰恰都是这种模式的代理商。融资租赁公司最希望由代理商独立注册担保公司的模式。从实战效果看逾期率远低于平均水平的恰恰是这一模式,有自己独立担保公司的代理商,债权管理方面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善。一个公司要想健康平稳有序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债权管理的体系。
从2012年11月份可以看到工程机械行业已经开始有了起色,从四川、江西等地反馈的信息,融资业务报单量已经开始回升。同时逾期也在逐渐趋于稳定。希望大家针对明年市场都要抱有信心,大家一起加油,而且永不言弃,相信梦想一定会照进现实。
李大航:经营性租赁企业面临的几点困难
李大航:经营性租赁企业面临的几点困难
中国的工程机械租赁企业如今已初具规模,有人认为国内租赁市场的设备保有量已超饱和了,以我们目前总的经济基础,以及今后的发展道路,我认为保有量其实还远远不够。美国二战后工程机械租赁行业,一开始涌现了众多中小型企业,经过约65年的发展,让美国在1990年代进入了租赁业的整合时代,基本形成了现在10家左右的超级租赁公司整体格局。像美国联合租赁的资产都已超过300亿美元,去年国内的调查显示,中国达到10亿元资产规模的租赁公司几乎没有。这种差距恰好折射出中国租赁行业尚且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国外,设备租赁行业90%都是采用干租形式,仅有10%的特种设备或专业性非常强的设备才会以湿租的方式。中国设备租赁行业干湿租比例与发达国家恰恰相反,我们势必也要朝着干租的方向发展,租赁公司只专心向市场提供设备,有专业的机手出租公司来负责专门出租优秀的操作手。
经营性租赁公司目前的日子不太好过,有几方面原因,第一是行业的信用体系没有建立,特别是租赁款回收问题。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施工方、业主方及租赁方的三方项目信用卡制度,形成一个三方的债务债权的关系,建立这个关系之后,租赁企业的租金收回风险就会大大降低。第二是经营性租赁实际上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果没有打通资本渠道,企业很难获得发展。第三点核心问题还是管理,因为经营性租赁实际上就是一种服务,体现在通过设备、人员的服务,从管理方面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这种服务的价值,要避免粗放型管理,追求精细化管理。设备租赁行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贡献度是非常大的,相信中国的租赁行业的道路肯定是辉煌的。
任 克:风控管理的本质是止损
任 克:风控管理的本质是止损
工程机械债权管理市场目前主要面临的三个问题,缺人缺钱缺管理。现在风控管理行业没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没有一个经过市场洗礼,经验非常丰富、人员建制很好的招聘机制。风控管理从业者的收入和销售人员相比是不匹配的,在河南地区,像河南银泽公司常规的骨干员工,一年的总收入大概不会超过7万元,很多代理商销售人员最多时能拿到20万,这种三倍的收入差距让风控行业很难吸引到优秀人才。
至于管理,更重要的是一种对行业理念要有新的认识,即风控管理的本质目的应该是止损,而非创造效益。厂家或代理商把设备销售出去以后,所有的利润里面就应该有一块蛋糕是切给风控人员吃的。比方说常规下制造商卖100万的设备,可能有8万为损耗,但是通过很好的风控管理,最后的实际损耗只有2万,等于制造商实际上挣了6万,拿出3万来奖励风控也合情合理。
王立春:规模化经营是租赁企业的方向
王立春:规模化经营是租赁企业的方向
对中国工程机械目前的现状,大家都感到困惑和无奈,生活很艰难但日子还得过。如何步入规模化经营时代,应该是经营性租赁企业的发展方向。首先要聚焦三大要素,第一是市场,第二是资本,第三是商业模式,这三大要素的有机结合,才能赢得规模化经营的产业结构和企业体系。
中国有约300个地级市和近3000个县级行政区,这就是我们未来市场的规模,市场对租赁企业来说不是障碍和瓶颈。另外,租赁行业必须要和资本市场嫁接,至少背后要有资本不断注入,才能推动租赁业的有力发展。第三点来讲,优越的商业模式,可以使租赁行业步入稳定、快速或是生态完整的发展结构。2004年我到欧洲访问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他们是每年以七折的价格,从另一家公司购买大量的出租汽车,然后每台车只在他租赁公司运行一万公里,然后准时要开到二手车植入市场,再以八折价格卖出,这就是七折进来,白用了一万公里,然后以八折价格售出,这种优秀的商业模式使该租赁公司业务遍布欧洲。市场与资本有机结合的商业模式,必将奠定中国未来发展规模化企业的良好基础。
租赁分会本届年会在行业严冬期召开,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展望,又有脚踏实地的经验分享,受到与会代表们的一致好评。本届年会得到了河南省克瑞实业集团、广东日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捷尔杰(天津)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众多单位的大力支持,促成了会议的完美落幕。
租赁分会秘书长 李涵兵
李涵兵秘书长在年会发言的最后强调,“经过这一次租赁行业生存困境的洗礼,我们觉得广大租赁企业不单要吸取一次教训,更重要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如何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对行业和企业发展也要有更深更新的一些认识,所以期望广大租赁企业都能积极行动起来,为保存自己,为生存,为发展而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