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大胆”的新冒险
潍柴掌门人谭旭光依然锋芒毕露,连续狩猎欧洲,他的野心何在?
9月3日,一名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师打了一圈电话,询问多家工程机械企业对一起并购事件的看法。
这起并购的主角是山东重工集团旗下潍柴动力(25.31,0.20,0.80%)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规模的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生产商及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当天,在山东济南,潍柴与德国凯傲集团举行了高调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按照潍柴动力(000338.SZ)9月1日发布的公告,公司将出资7.38亿欧元,认购凯傲集团新增发的25%股权,并收购从凯傲剥离的林德液压业务部门70%的权益。
签约仪式上,作为这起跨国收购的操盘者—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终于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51岁的谭不苟言笑,却从未压抑他构建一个动力王国的渴望和野心。他有个外号叫“谭大胆”。这个称呼始于2005年,彼时潍柴以迅雷(微博)不及掩耳之势控股湘火炬,谭旭光一战成名,也让他成为中国柴油发动机乃至重卡行业令人忌惮的狠角色。赞誉者认为他借助资本的力量抓住了一次行业重组的机会,而质疑者认为他豪掷10亿,“疯了”。
海外并购是“谭大胆”的续集。近几年,潍柴马不停蹄实施了三次海外并购(谭旭光不喜欢“并购”这个词,发布会上,他数次执拗地把“并购”纠正为“战略合作”),一次比一次出手阔绰。
对凯傲的并购更是刷新了中国企业在德国的直接投资纪录。2012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微博)(10.59,0.02,0.19%)并购德国混凝土行业巨头普茨迈斯特,也只花了3.6亿欧元。而在工程机械行业,一直有“得液压者得天下”的说法,潍柴对林德液压的收购,也牵动了行业内最敏感的神经。
谭旭光的战略意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清晰—他不仅要巩固潍柴在柴油发动机的核心优势,而且要打造一个以液压系统为核心的产业帝国。“潍柴在凯傲上市前,可以进一步增持林德液压的股份至90%。这样我们在战略上就控制了林德液压的业务。”谭旭光告诉《中国企业家》。
谭旭光把潍柴与凯傲之间的合作,称为“两个非常好的青年结婚了”。
他用一句话就讲完了最初的故事:2012年上半年,潍柴有机会去凯傲集团参观交流,凯傲的CEO Gordon Riske也是谭交往15年的朋友。
1998年,潍柴跟德国发动机厂商道依茨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生产小排量发动机,而Gordon Riske曾在德国道依茨发动机公司担任CEO。“由于我们双方合作比较成功,比较信任,Gordon Riske先生一直和我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往来。”谭旭光字斟句酌、语速缓慢地说。
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Gordon Riske的新东家凯傲集团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2006年,高盛和KKR以40亿欧元收购凯傲全部股权,希望打造一个全球第一的叉车王国,然后将其推向资本市场。但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让这两个资本大鳄的梦想踏空。凯傲集团不仅没能跟排名世界第一的丰田叉车拉近距离,反而连年亏损,以至资不抵债。截至2011年底,凯傲的总资产为60亿欧元,但总负债已经达到65亿欧元。上市更是遥遥无期。
一方的梦想落空,却为另一方铺就了通往梦想的道路。
经过四个月的一对一谈判后,潍柴与凯傲的合作迅速达成。凯傲集团下面有两个重要的业务板块,一个是林德液压,专门从事中高端液压系统的制造;一个是叉车业务,凯傲是全球第二大叉车制造商。双方达成的交易结构为,潍柴动力以4.67亿欧元收购凯傲集团25%股权成为产业投资者,同时以2.71亿欧元购买凯傲集团剥离出来的林德液压公司,占有70%的股权。
内外交困之下,这起交易可以让凯傲的股票持有者高盛和KKR松一口气。潍柴注资后,凯傲的债务从27亿欧元降低到20亿欧元,从而具备了上市条件。
此时的谭旭光更是雄心万丈。
虽然凯傲连年亏损,但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实现超过2000万欧元的盈利,并且在全球叉车市场占有15%的市场份额。通过与凯傲的协同,潍柴的小排量发动机可实现对凯傲叉车的全球配套。此外,凯傲在全球拥有12家叉车厂,销售服务网络遍布100多个国家,即使是在中国,凯傲在福建厦门和江苏靖江也已经有所布局。
更让谭旭光动心的或许是凯傲集团旗下的林德液压业务。2009年山东重工成立后,谭旭光就一直在梳理公司的发展方向,液压系统技术是他为集团确定的五大核心技术之一。这项技术也是中国工程机械领域最大的软肋。
2011年9月,潍柴曾经收购了山东青州一家名为瀚德液压的公司,开始在液压技术领域进行布局。但由于技术水平等问题,瀚德液压无法满足谭旭光在液压领域的野心。
林德液压的出现,对谭旭光精心布局的液压产业链来说是个沉甸甸的筹码。在谭旭光眼里,其意义或许不亚于当年的湘火炬。
2010年,林德液压跟另一工业产品制造巨头伊顿集团建立了全球战略联盟,扩大双方产品的范围、分销渠道和地域覆盖。有行业人士透露,不少工程机械的行业巨头都是这一联盟的客户。
“林德液压业务是液压技术领域全球唯一、也是最后一个资源。”谭旭光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通过此次并购,他相信中国在液压领域可以跨入世界先进水平。换言之,潍柴动力掌控了世界最先进的液压技术。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师曾娜认为,从交易的细节来看,谭旭光对林德液压的渴求相当明显。截至2011年底,林德液压业务的总资产为1.29亿欧元,但潍柴为得到林德液压70%的股权,支付了2.71亿欧元的现金。
谭旭光也已经明确了接下来的方向,就是要在液压领域再造一个潍柴。
谈何容易。
几乎在交易宣布的同时,潍柴动力公布了2012年半年报。受重卡行业需求不振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乏力。2012年上半年,潍柴动力营业收入为270.6亿元,同比下滑26.1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97亿元,同比下滑45.82%。
即便如此,他也表现轻松,原因是,在行业普遍陷入低迷的情况下,潍柴的下滑幅度是最小的。谭旭光最自豪的,就是尽管行业里对他的风格褒贬不一,但在他的掌舵下,潍柴战略没有出现过失误。
为了实现从陆上动力向海上动力的业务转型,2009年1月,潍柴动力以299万欧元收购法国游艇发动机品牌博杜安(Moteurs Baudouin)。这也是潍柴的第一次海外收购。除了增强潍柴在游艇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实力外,谭旭光更希望通过这次并购“试一下”,“看看走国际化的道路需要什么样的经验”。
一个新问题随之而来。他发现即使潍柴在游艇发动机领域有所布局,要进入游艇制造商的配套体系仍非易事。
“别人不会买你的发动机。”他弹了弹手上的烟灰说,“就像一个LV的包,如果上面写着中国制造,你买吗?你肯定不买。”
解决的办法仍然是收购。“要走捷径。”他说。
并购的目标有很多个,最后选定了法拉帝。
意大利法拉帝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豪华游艇设计制造公司,其旗下拥有八大豪华游艇品牌,其中4个位居全球前十大品牌之列。对法拉帝的重组,也被谭旭光看作潍柴动力从投资型向消费型企业的重要转型。
在重组前,法拉帝有60多个股东,其中包括世界顶级的银行和基金。潍柴2012年1月宣布收购法拉帝75%的股权,到了8月28日,便与法拉帝在北京宣布了法拉帝的中国战略。与谭旭光一起亮相的,还有法拉帝新一任CEO。这是谭旭光坚持的结果。
“在新的法拉帝里,如果原来的CEO还继续执政,那人家会觉得这家公司是没有希望的。”他解释说。新上任的CEO是之前法拉帝北美业务负责人,除了业绩得到谭旭光的赏识外,谭旭光还强调了另一个原因:他是1972年生人。
“这有什么讲究吗?”
“70年代的!”如果问题不合谭旭光的胃口,他会用烦躁和生硬的态度来回应。
在问及“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就敲定跟凯傲的大交易,会不会有一些风险”时,同样的一幕再次重演。
“我买所有企业都有风险,但是如何控制风险这是一个技术活。(如何把控风险)我不会都告诉你。这个你自己琢磨去吧!我不会把我核心的管理理念都告诉你。让它是一个谜!”
不管谜底如何,都不会改变一个事实:在中国的制造业中,像谭旭光这样对资本力量如此痴迷的企业家并不多见。在如何提升中国制造的命题上,他给出的答案是用资本手段来打通品牌提升之路。
他研究了世界500强过去100多年的经验,发现每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和萧条期间,这些企业都在用资本进行全球扩张。而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于资本的认识在上世纪90年代还处在敏感期,提到资本就会联想到资本主义,真正对资本的理解进入21世纪后才开始。“在资本运作上,我们与世界大集团的差距还非常大!”他又点上了一根烟。
此时,正是他的产业野心和战略布局得到极大满足的时刻,而他的个性气场也越发锋芒毕露。
看起来他没有掩饰的意思。他甚至翻出了iPad里的一张教父风格的黑白照片,用他一贯的不容置疑的口吻对我们说:“杂志照片就用这张。这张能体现我的性格:霸气!”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