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大合肥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一年多了,记者昨日从合肥市规划局了解到,“大合肥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目前正征求各县区意见。虽然最终方案还有待完善,但是诸如未来合肥空间发展格局从以前的“141”转变为“1331”等,基本已获得认同。
“大合肥”规划建西绕城高速
未来跻身一流省会城市
按照规划,未来,合肥将成长为千万人口级别的特大城市,并且以占全省约10%的国土面积,承载全省约20%的人口和30%的经济总量,城镇化率由目前的70%,提升至85%,真正成为安徽的强力龙头与长三角的西翼中心,跻身一流省会城市行列。
规划还为大合肥的发展制订了不同的阶段目标,其中,近期实现从中部的工业型省会城市,向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的跨越;中期,巢湖治理初见成效,大湖宜居和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开始突显;远期,巢湖治理成为湖泊治理典范,科教优势充分发挥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合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规划增加西绕城高速
对外交通方面,合肥将增建至西安、南昌和郑州的客运专线;加密高速路网,无缝对接长三角;提升高铁辐射力度,预留合武、合宁铁路由时速200公里提级为350公里条件。
而在城市内部,在合肥南部的绕城高速基础上,规划提出增加西绕城高速方案,疏解合淮阜高速城区段过境交通压力;通过合巢新城高速,服务地区发展,并兼顾服务巢湖半岛旅游。
规划为未来的大合肥设计了三种类型的轨道交通。其中,在中心城及其拓展区,为普通轨道交通,提供大运量出行服务;而在郊区新城,则设置快速轨道;针对中心城局部地区、重点地区、大型居住社区(镇区)、郊区新城等内部提供出行服务,提供局域轨道交通。
城市空间呈“1331”格局
按照规划,未来合肥的城市空间格局将由现在的“141”转向“1331”,也就是1个主城区、3个副城市中心、3个产业新城和1个环巢湖示范区。
其中,主城区的空间结构将呈现出“双心两扇两翼”的形态,其中“双心”指的是老城区的“老城中心”和位于滨湖新区的“新城中心”,彻底打破以往的单中心结构。
三个副城市中心中,巢湖市规划人口60~80万人,突出旅游度假特色;庐江形成新兴现代产业基地、区域商贸中心,人口规模将达到40~50万人;长丰将成为合肥经济圈的重要枢纽城市,规划人口规模30~40万人。
此外,合巢产业新城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庐南产业新城紧盯矿产资源开发;依托新桥空港,空港新城将重点发展高新制造、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临空生态科技产业基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