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创新 奇瑞重工崛起之力量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3-02-08 21:11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3年1月6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机农艺融合项目在芜湖市正式启动。

2013年1月6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机农艺融合项目在芜湖市正式启动。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重工)总经理王金富一同出现在启动仪式现场。

这并不是两者的第一次会晤。据了解,袁隆平早些时间已经被聘为奇瑞重工的特别顾问。而此次王金富总更是以该项目重要的企业参与方身份,出席本次农机农艺融合项目的启动仪式。

毋庸置疑,奇瑞重工是行业的后来者,但是晚来的也同样具备“后发优势”。

这并不难理解。比如说,虽然奇瑞重工进入时间比较晚,但这个时期国内外客户对农机的认知度提高了,对高品质产品的接受很快,不像产业发展初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市场培育期。

“正因如此,奇瑞重工进入行业两三年的时间,致力于夯实基础、创新驱动,2020战略得到一步一步的落实。”王金富总这样说道。

不过,既然是行业的“后来者”,要做到出类拔萃甚至是引领行业发展,采用“跟随策略”是万万行不通的。为此,奇瑞重工提出了“精准农业装备”的发展战略。

精准有道

概念的提出,需要的仅仅是创意。但作为农机制造企业,要把这一理念体现在产品甚至是企业的各个层面上,就需要做大量的细节工作来加以支撑。

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是目前国内农机行业普遍推广的一种思想。这一提法已经有一段时期了,但真正落到实处,紧紧抓住机遇的还不多。或许,奇瑞重工正是看准了这一时机,即行业内其它企业还处于探索时期,就悄悄加快了其抢抓机遇的步伐。

我们细细搜索奇瑞重工并不漫长的发展历程,便可以从中初窥端倪。

早在2011年,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便与奇瑞重工进行战略合作,其合作内容包括: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组建联合研发实验室、创建精准农业示范基地等;

同期,奇瑞重工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共建开放式创新合作平台,重点围绕奇瑞重工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技术攻关与管理创新开展工作;

2012年,在成功吸引袁隆平成为其公司特别顾问的同时,奇瑞重工还组建了安徽农业机械成套装备工程研究中心,这是国内首个以企业为主体成立的、国内最大的农业机械设备综合试制试验中心,涉及国内所有区域农业成套装备技术研发的公共平台……

一桩桩、一件件成功案例,无不表露出奇瑞重工在精准农业上所花费的心智。

或许,这些概念都比较抽象。说到底,“精准农业”战略到底能给农民和企业带来怎样的实惠呢?

对此,奇瑞重工给出了一份详实的数据。记者了解到,通过对水稻生产实施精准农业作业,实现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可减少种子浪费50%,农药使用量降低95%,化肥使用量降低70%,并可实现节水12%~38%。

数字就是效益,这就会使购机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与此相对应的,奇瑞重工得到的也会是满满的回报。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2年年底,奇瑞重工已实现各类农业机械销售近4万辆,销售收入近30亿元。其中:“谷王”水稻收割机在国内高端市场占有率已接近20%;“谷王”小麦收割机第一年放量销售就进入了行业第一梯队;“谷王”玉米收获机大批量全系列成功投放市场;“谷王”烘干机械则以领先的销量成为“中国粮食干燥机械第一品牌”。

创新不止

对于一个制造型企业而言,有一批能产生效益的主导产品虽说是立企之本,但对于一个有志向成为世界级装备制造企业而言,仅仅是产品的创新,这些都还远远不够。比如,像国际化运营、资源整合运用管理等,这些软实力的建设更是需要大智慧来加以推动,因为这些因素,会因为每个企业的特性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模式,绝对没有可以借鉴、查考的对象。

如何又好又快地按照企业的既定方针、战略推进其发展进程,这是经常萦绕在奇瑞重工的掌门人王金富脑海里的问题。

他曾在接受媒体参访时表示,“创新”仍是奇瑞重工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虽说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上,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但是企业内部各个经营主体,乃至单个项目的成功模式,却可以加以复制。

记者获悉,奇瑞重工模块化建设的各个制造基地,无论是在江南还是中原,都经过了统一规划,包括颜色、标识、网络系统、生产现场与物流模式、生产工艺、产品检测标准、绩效评价体系等。

这样一来,“设计、施工、运营甚至是基础管理都简单了,各地工作人员能够最快地上手,只做改善活动环节,而不用从头开始再去适应”。

奇瑞重工负责制造工程的副总经理王喜恩说,如果工厂的厂长变动,改变的仅是工作地点,不会有其他方面的不适应。“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是个很难的事情,而把简单的事情坚持下去,则更不容易。”

今天,中国的农机企业要真正走向全球,不仅仅要在国内市场上做强做大,同时,对海外市场也要着手进行统筹安排,“无商不活,无外不富”。

奇瑞重工副总经理李孝高告诉记者,公司自创立伊始,就制定了一套国际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奇瑞重工“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据悉,奇瑞重工自2011年10月在首都北京组建起海外事业部至今,已经开辟了覆盖中东、南美、亚太、独联体、俄罗斯、东欧等区域的数百家海外渠道。

2012年,奇瑞重工在海外市场上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1月,奇瑞重工首批158台拖拉机发往南美市场,包括了从25马力到85马力等多个马力段的拖拉机产品,公司全年累计实现出口各类农业机械、工业车辆4000辆,出口同比增长近10倍。

而奇瑞汽车集团遍及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营销网络,无疑为奇瑞重工的全球化之旅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人是创新的源泉。奇瑞重工海外事业部聚集了行业专业人才百余人,拥有英、法、葡、西、俄、阿拉伯等八种语言工作能力。

而在产品研发上,奇瑞重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并着力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积极抢占全球技术制高点。奇瑞重工已在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链合创新联盟建设。

可以说,通过各种借智引才,目前奇瑞重工已形成了其特有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

李孝高说,奇瑞重工的创新有三大特点:一是起点高,投入大,公司每年拿出销售额的15%用于技术研发投入,远远高于行业5%的平均值;二是模式新,公司整个创新打通了产业链的链条,形成集成知识,链条创新;三是成果显著,绝大多数创新都很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王金富强调,创新对于企业家而言,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只有认认真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断创新才能迎来充满希望的未来。

“因为,干企业不仅需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中国的企业如何提升硬实力?硬实力有哪几方面,结合我们企业及本人的理解,我认为有五个方面比较重要:即品牌要有信,技术要领先,产品要可靠,团队要职业,创新要有道。”

品牌有信:我们要塑造消费者真正可信赖的品牌,大家都很认可的品牌很重要,关键是如何去做?我认为只要做到一点就足够,那就是要像爱自己的脸面一样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技术领先:首先,中国农机企业与欧美、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正视这些差距;其次,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出安排,奋起直追。我们奇瑞在美国、日本分别设立了技术研发机构,聘请国际人士加入到我们的企业中来,就是希望在技术领先上迈出一大步。

产品可靠:产品要使用户真正的信赖。

团队职业:为什么不叫专业,而叫职业呢?专业是职业的必备要素之一,我相信,企业拥有这样的团队就有了发展的保障。

创新有道:没有创新我们就没有办法发展,目前,中国的农机企业无论是从实力、规模以及技术程度上等,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假如我们循规蹈矩用通常的办法,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度提升,更谈不上去超越和领先。所以,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有可能抄一些近路,在某些领域缩小差距,乃至最终迎头赶上。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