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3月5日新华网)
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老大”,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多么强大,归结一点就是创新不足。麦肯锡全球经济与技术趋势研究所主任詹姆斯-马尼卡曾经说过,“制造业的未来:下一个全球增长和革新的时代”。
中国整体经济已经进入了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过去驱动增长的那些旧“红利”将越来越小,曾经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变得更微小。回顾整个2012年,中国制造业出现了大量企业倒闭陷入危机,媒体常用“似乎岌岌可危”来形容一些地区制造业困境,制造业困难其实也印证实体经济之难。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奇瑞重工股份总经理王金富在受访时表示:“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高端转型、产业升级刻不容缓”。
“刻不容缓”四个字绝不是耸人听闻。不说远地,就以中国周边的越南、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为例,其追赶竞争势头已经令“中国制造”在比较成本上日趋“式微”;加上美欧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制造业“回归”挤压堵截,中国“世界工厂”这个地位恐将遭遇严峻考验――明天的中国拿什么来赢取新增长红利呢?
环顾各大行业,如农业、资源、房地产、金融、基础设施等等,其行业增长空间已经消耗殆尽,持续力令人堪忧,而制造业是中国今后经济增长最有潜能的基础。美国都在反思以前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的教训,奥巴马总统发出要“再工业化”、重现高端制造业辉煌的响亮口号,中国不可能仅在背后“观望”,必须有所作为。
目前,上海、深圳等许多城市都认识到高端制造业对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作用,也都在念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创新驱动“经”,希望抢得新一轮产业发展先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中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
其一,科技和资金投入稍显不足,高端人才较为缺乏。由于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难以占领产业链高端。
其二,用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和环境资源等生产要素难题成为制约高端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制约因素。
其三,高端制造业产业延伸总体不够,设计与研发等配套服务业跟不上问题凸显。
其四,金融服务、产业项目规划等离发展高端制造业的需求仍有不小距离。
推动中国制造的创新驱动,要从“制造车间”里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强调向服务业转型发展的同时,不可对传统制造业轻言放弃。工业制造业具有产业链长、就业面广的特点,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欧美就业日趋严峻、产业逐渐外移的大背景下,传统制造业面临的就是转型与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中国制造业要转型,就必须向高端发展、向新领域发展。而要谋求这种“脱胎换骨”,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发展高端制造业就是很重要的推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