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6日全国“两会”举行的记者会上说,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今年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规划。”
此前有消息称,城镇化发展总体纲要《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 (2011~2020年)》(下称《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包括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在内的十多个部委共同参与编制。《规划》将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
二元结构待解
张平说,到去年中国城镇化水平按照常住人口来计算,已经达到52.6%左右。“超过了50%,这就使得我们中国的城乡结构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可以说大部分人已经在城市生活。”
张平指出,中国的城镇化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包括现在有不少的农民工以及随迁的家属、子女进城,还没有能够真正地、完全地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就是我们现在城镇化的二元结构,户籍和常住人口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应该说这还会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从城镇化的内涵来看,推进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根本的核心。”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尽管中央一直将此作为城镇化的原则和重点,但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抓手,所以更多地是从城镇建设入手。
实际上,在城镇化热潮下,地方城市的扩张热情亦随之高涨,例如兰州、十堰的削山造城,部分沿海城市的填海造城、海滨新区建设,以及撤县设区等。
而在涉及深层次的户籍改革、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各大城市进展甚微。2012年8月,媒体曾披露,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
“这主要是利益的问题,户籍改革是需要掏钱的,而他们不希望把钱用在这方面。”肖金成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家下决心,“原则要明确,责任要分清。”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告诉本报,农民工本身要完全实现市民化也需要一个过程,而户籍制度的改革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方政府从政绩出发会更侧重外在的城镇建设,这就要求中央政府从顶层政策设计起到战略性规划的作用,制定基本的原则和要求,“不能完全让地方政府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中小城市是重点
张平说,目前城镇化的重点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不仅仅要看它的速度、它的规模,更要看它的质量和水平。”
张平表示,如何搞好城市布局是一大关键,“大中小城市都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昨天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要适当控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在孙久文看来,中国城市应该保持一种平行发展结构,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小城镇应该平行发展。“大城市往往都是综合型的,主要是第三产业,而中小城市一般都是专业性质的制造地,所以不能仅仅发展大城市,大家都去搞第三产业,那第二产业谁来做?”
肖金成也认为,我们一直强调要控制大城市规模,但能不能控制得住是另外一个问题。未来城镇化发展应该做好城市群的发展,只有城市群才能使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大城市刚好都是城市群的核心,只有周边城市发展了,完善了,这些资源才有可能向周边城市转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