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复兴的 “蝴蝶效应”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3-04-09 09:30   来源:网易

奥巴马提倡的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正在全球制造业格局内掀起一场“蝴蝶效应”,对此前作为“世界工厂”的亚洲各新兴经济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挑战。

奥巴马提倡的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正在全球制造业格局内掀起一场“蝴蝶效应”,对此前作为“世界工厂”的亚洲各新兴经济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挑战。

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在不余遗力地为重振美国制造业摇旗呐喊。复兴制造业是他经济复苏计划的关键内容,他认为制造业对美国未来至关重要。

奥巴马在其第二任期的首份国情咨文中说要让美国成为新增就业和制造业的磁场;他亲自前往美国地方的制造工厂,表达他对制造业的信心和重视。他说:“我相信制造业,相信这个行业能让美国变得更加强大。”

制造业已经开始回流美国。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宣布将在今年投资1亿美元将苹果电脑的一条生产线搬回美国;谷歌新推出的谷歌眼镜也将在美国组装,实现“美国制造”;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也计划投资10亿美元重振在美国的电气业务。

波士顿咨询公司去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106家年销售额不低于1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中,有37%的公司表示正考虑或计划把部分制造业务迁回美国。

哈罗德·西尔金(Harold Sirkin)是波士顿咨询公司资深合伙人,他也是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美国制造回归》的作者。他在报告中预言,制造业将回流美国。

西尔金在报告中认为,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正在快速缩减。到2015年,考虑到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美国生产力提升、美元走弱等因素,对于在北美消费的很多产品来说,在美国一些地区制造将会和在中国制造一样经济。西尔金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趋势比他当初预期的还要显著。

制造业回流美国加速

《21世纪》:你之前在《美国制造回归》报告中称,由于经济变化,人们将在未来的五年内更多“美国制造”的产品。现在看来,这个趋势是比你2011年所预测的发展得更快还是更慢?

西尔金:我们在2011年曾说,我们并不期望在2015年之前看到很多制造业“回流”(re-shoring)现象,因为在那之前经济状况不会太有利。不过与预期相比,我们已经看到了更多的制造业回流现象。当时我们认为会在2015年之前看到少数一些例子,但现在已经确定的案例有将近200件。

《21世纪》:现如今中国制造业似乎不如以前那么有吸引力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吗?

西尔金:在劳动力价格较低的时候,中国当然更具吸引力。但我并不认为中国制造现在已经丧失了吸引力——对于许多产品而言,中国依然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制造国。

这些产品包括三类,其一是在中国或者亚洲其他地区销售的商品。中国的国内需求正在急剧增长,亚洲其他地区也在迅速发展。其二是附加值高且运输成本低的高科技产品,可以在中国实现有效生产和运输。其三是在中国拥有成熟供应链以及较高技术能力水平的产品。

《21世纪》:你在报告中建议公司重新评估在华战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许诺今年将投资过亿,将一条苹果电脑的生产线搬回美国,这是“重新评估中国战略”的一个好例子吗?

西尔金:我并没有足够的信息来确定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企业确实应该重新评估自身的制造战略,以确保能够在合适的地方为自身的终端市场进行生产制造。而且,企业应该定期开展这样的评估。

美国政府重振制造业

《21世纪》:据我们所知,美国正在发起“再工业化”战略,以复兴“美国制造”。美国政府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实现这一计划?

西尔金:我不敢断言美国是否制定了所谓的“再工业化”( re-industrialization)战略,但美国正在通过培养认知以及发起“选择美国”项目,推动美国和国外的制造商重新考虑“美国制造”。美国各州也采取了经济发展支持措施,以帮助吸引企业投资。

《21世纪》:就复兴美国制造业,你给奥巴马总统提供了哪些建议?他最近在不少场合都强调了重振美国制造业的重要性。

西尔金:考虑到经济状况正在发生的巨大转变,我建议奥巴马总统让大家认识到美国制造业不断增长的竞争力,这样企业就会考虑在美国从事生产制造。奥巴马总统传递这一讯息的工作做得很到位。

提升竞争力避免产业空心化

《21世纪》:历史上,美国、 英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都或多或少遭遇了“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本撤出制造业、工厂外迁。美国是如何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政府和公司有哪些应对措施?

西尔金:当制造业衰落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浮出水面。但除非经济体能够像美国这样变得更具竞争力,否则其制造业往往会进一步萎缩。

美国鼓励得更多的是竞争,而不是保护主义。如果其他地方更适合从事生产制造,企业就会转向这些地方。这在过渡时期会带来挑战,但同时也会使美国的竞争力得以保持。激烈的竞争势必导致优胜劣汰。

《21世纪》: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产业空心化”这一现象?这一现象是不是每个国家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西尔金:“产业空心化”的现象并非不可避免。如果你能够找到方法,让你的国家变得更具竞争力,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21世纪》:中国也面临潜在的“产业空心化”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中国的工厂搬回母国或者向更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如越南、 印度尼西亚或墨西哥转移。中国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你有何建议?

西尔金:鉴于中国经济的增长状况,我并不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在未来几年中有很大的“产业空心化”风险。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的繁荣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中国拥有世界级的能力以及成功的巨大动力。其生产力将进一步提升。就国内销售而言,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且增长迅速。虽然没人能够预知遥远的未来,但我认为中国拥有成功所需的关键要素。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