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个目标并列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十分巨大,改革仍是释放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关键。
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的战略要求,结合企业“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发展目标,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叉车集团将发挥好省属企业负责任、敢担当的社会角色,做自主创新的排头兵和探路者,使自主创新成为企业科学发展的支撑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一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强创新驱动的能力
近三年,叉车集团累计研发投入超过6.85亿元,平均研发投入占公司销售收入的4.17%,构建了由前端公共技术及基础技术平台、产品及产业研发平台、后向支持服务平台组成的矩阵产品研发体系,其技术研发能力代表了国内同行业的最高水平。先后承担了“基于PDM的4C集成技术产品研发系统”和“重装车辆研发与产业化”平台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和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叉车集团将坚定走创新驱动的道路,在未来五年,保证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在研发办公、设计平台、试验检测、信息化软件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硬件条件和软件基础,实现公司主导产品的全部升级换代,在重型化、智能化、节能化等关键基础技术上实现突破,形成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的协同创新能力。
二是进一步完善优化创新机制和流程,提高创新驱动的效率
叉车集团自主创新具有优良的传统、扎实的基础和浓厚的氛围,但对照十八大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实际,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仍然有很大的潜力。未来5年,叉车集团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职能规划,紧扣行业发展趋势,将市场需求与行业引领相结合,导入IPD(集成产品研发系统),实施SAP—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市场需求、产品选型、研发设计、工艺制造、关键零部件配套、现场制造、销售服务全过程分析,以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标准、专有技术授权量作为技术先进性评价指标,以商品化率作为经济评价依据,在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引入项目竞争、项目评审机制,打破固有的按岗位、按资历分配的模式,实施快速响应市场并提高绩效的创新流程和方法,使叉车集团研发机制更活、更市场化,研发流程更短、更高效。
三是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的“选、育、用、训、留”,增强创新驱动的支撑
未来五年,叉车集团将加大创新人才培育力度,多渠道、多举措招才引智,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增强技术人才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注重适应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创新人才培养,尝试聘请并使用海外人才;为创新人才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进一步完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研发创新薪酬福利体系,探索对技术人才实施股权或分红激励,为公司凝聚创新人才,挖掘创新潜力,支撑企业快速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进一步拓宽创新模式、平台和方法,增强创新驱动的可持续能力
叉车集团作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我国首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巩固提高传统自主创新优势的同时,要以全球视野、全产业链思维,借梯登高、借船出海,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加快装备引进和升级改造,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实质性产学研合作进度,加大智能、节能、轻量化、人机工程等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与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尽快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及时跟踪并高度关注资本并购的可行性;拓展与第三方专业研发设计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设计外包,通过拓宽创新的模式、平台和方法,实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五是进一步强化创新和市场、现场、经济社会的结合,增强创新驱动的效果
叉车集团将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精益思想的要求,遵循“三现”主义,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使创新成为公司抢占市场、抢夺先机,提高品牌和产品溢价能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支撑,成为继续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先导,成为民族工业车辆在全球市场上争先进位的保障。
叉车集团已经连续22年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并进入世界行业8强,以“世界五强、百年合力”为愿景,公司将砥砺奋进,锐意创新、深化改革,围绕主业,完善并强化全产业链竞争能力,实现有效益有质量的增长,力争进入全球工业车辆前五的行列,甚至更高的位次,为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