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载斗转星移,几经变身,今日的大交会已成为托举大连装备制造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然而,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经济复苏进程面对诸多不确定性,装备制造业也同样受到冲击,转型升级是所有大连企业最迫切要做的事情。大交会上读“势”,记者感受这些企业的困惑,更“读”到他们为突围所作的思索、努力。
与以往一样,我市轴承企业组团参加了本届大交会。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许多企业都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从去年开始,我市绝大多数轴承企业订单大幅减少,而没有完整生产链的小企业则大多停产。参展的轴承企业都在思索着一个共同的命题:如何“突围”。
“去年,大冶轴的销售收入比前年减少了30%,为10亿元,今年企业预计销售收入与去年持平”。在大连冶金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上,销售经理靳永旭正与几位同行交谈着市场形势。在“中国轴承之都”瓦房店,大冶轴在同行业中排名第二。去年订单突然减少让企业有些措手不及。今年,为减少库存,同时又能及时满足客户不稳定的订单,企业精确分析了终端客户,进行预排,提前生产。这样在订单不足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正常生产,稳定员工队伍。靳永旭告诉记者,形势严峻,企业得抓紧修“内功”。今年,大冶轴就投入2亿元,引进一条表面处理自动化生产线,届时不仅加工精度可大幅提升,所需人员也会减少3/4。
大连世弗勒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只有4年历史,但成长迅速,首次参加大交会,总经理李贵林希望能接到更多的订单。世弗勒生产的大多数产品都能替代进口,而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企业今年预期收入6000万元,略高于去年。企业为何受市场环境影响小呢?李贵林分析说,客观讲,企业规模小而结构紧密,相对不易受影响。更重要的是企业拥有核心技术,产品性价比高。
瓦房店冶金轴承集团的营销副总毛成富介绍,从去年开始,企业订单下降了10%,销售收入只有4.2亿元。今年虽然没有比去年更坏,但资金回笼越来越难。如何摆脱困局,企业给出的答案是提高产品附加值。轴承质量受制两端,前端是国内原材料就比国外差很多,这是轴承企业难以控制的;后端是缺乏试验机,没有测试数据,难以保证质量。去年,企业投入600万元购置了一台试验机,但这只能适用于少数几种产品。
毛成富说,大连的轴承企业都认识到要提高产品附加值,但是各自为政,每个企业财力有限,于是干干停停,始终没有大的突破。大连轴承企业应该向南方学习,合力合资集中突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