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超过30年的高速发展,这一势头还能保持多长时间?如果高速增长不可持续,中国经济将面临哪些真实的挑战?中国如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未来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国研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解说】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55年出生于陕西。刘世锦获得经济学博士后便进入社科院工作。1994年调任国研中心至今,刘世锦长期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等领域,著述颇丰,曾获第四届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虽然近年来政府一直在强调经济转型,拉动消费,但对“投资的关键作用”不忍释手。刚出炉的中国31个省份“一季报”也印证了这种趋势:以经济发达程度位列前列的广东、浙江两省为例:1~3月,广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50.33亿元,同比增长19.5%,增幅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全省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34.30亿元,同比增长11.2%;一季度浙江固定资产投资35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8%,增速同比加快5.8个百分点。未来,加大投资将成为两省的“主旋律”。
【同期 财新记者 戈扬】不是说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吗?投资为何依然是主旋律?
【同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中国,大概在最近一两年还是增长阶段的这样一个转换期,潜在增长率还会7%-8%。实际上也就是说是我们的投资还可以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它的比重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投资确实它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增长速度进一步回调以后,整个速度也就下来了。比如现在有人有一种设想说,我们的经济应该转型,将来变成以消费为主这样一个经济。我们可以设想,比如消费的比重到了60%-70%,特别像工业的比重,或者说服务业的比重,就第三产业的比重,会继续上升到60%、70%以上。增长速度是多少呢?增长速度也就到我估计在5%或者5%以下。所以有人讲说是中国经济要转型,消费要成为拉动经济主要的动力,然后服务业比重要超过制造业,然后要保持经济高速平稳的增长。这个在逻辑上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同期 财新记者 戈扬】所以你认为要控制投资的比例,但又不能回落的太快?
【同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所以现在我们讲稳增长,就是这个经济增长这样的转化,。你看看日本的经验,它是大概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增长是9%~10%,在七十年代初期,就是1972年左右,当时有一个世界危机的冲击,它很快“哗”就下来了,一下子就很低。所以我们想中国,所谓这个增长阶段的转化过程尽可能平稳一些。这个平稳你不能割断历史看问题。过去我们的高增长主要是靠高投资来撑着,你这逐步下了这个台阶,投资的回落是一个趋势,但是也不能回得太快,让它比较平缓地回落。
【解说】 投资继续加码,无疑会加剧产能过剩。4月是传统制造业的开工旺季,但目前制造业的实情却是旺季不旺。根据最近发布的4月PMI指数显示,4月仅为50.6%,较之3月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仍旧高于新订单指数,再次验证了当前产能过剩仍是困扰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原因。
【同期 财新记者 戈扬】高投资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果继续加码,是不是会对经济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
【同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投资的这里边我只想讲一个观点,现在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实我们看看这个产能过剩,就是你把投资要做一个区分,一部分投资属于终端投资,比如我刚才讲的基础设施或者是房地产,它最后生产出的一些具体的一些实物性的产品,比如高速公路、电影院、博物馆等等,或住房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它实际上也是在对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在起作用。很多实际上是以政府所提供的这种公共产品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消费的需要。这是一部分投资,这种投资它是终端性的这样一个投资。另外一些你比如像钢铁,或者我们讲建材,刚才讲的铝、铜、平板玻璃等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干什么呢?这些东西是为了修高速公路是为了盖房子用的,这一块现在产能已经过剩了。现在你如果说还要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速度,你不能再增加这部分产业的这样一个投资,这个我讲的是一个所谓的引致性的投资。产能过剩的部门是不能投资的,如果一定要投的话,是在终端环节是要投。
【同期 财新记者 戈扬】终端环节也不能是无止尽地投资,目前这部分投资是否存在风险和泡沫呢?
【同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现在比如说我们一些地方政府,所谓融资平台,现在风险已经比较大了,但基础设施投资特别地方的,现在高速公路,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投资的主要的驱动者还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在有些风险已经很大了,要继续筹措资金,要继续上项目,最后可能包不住了。风险正在积累,某一个时候可能就会爆发,这个对终端投资一个重要的约束。所以现在整个这个我们的这个经济增长的转换期,我们需要稳增长,稳增长还只能是稳投资,但稳投资的时候是受到一些约束的。刚才讲的这种产能过剩,在终端投资需求这个风险,这之间你要非常谨慎的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事也是相当的有难度,不是那么容易。
【同期 财新记者 戈扬】这是不是说政府要管得少一点,把投资交给市场去决策?
【同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我们的政府,它不是一个管多管少的问题,而是一个怎么会管的问题。所以需要一个聪明的政府。聪明的政府首先知道自己不应该干什么事,特别是不要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或者愚蠢的事情,而应该干你自己该干的事情。而且你要知道把这个事,用什么方法把它做得更好,干得更好。其实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经济增长,政府的作用某种意义上还是在加强的。政府和市场之间它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它实际上是互补的关系。所以政府收入比重的上升,政府作用某种意义上加强,其实是一个大的趋势。我们往往会观察到一个比较有效的和一个比较强的政府和一个比较有效的、比较强的市场它是相互配合的,它不是说一个弱政府一个强市场,不是这样。所以,一个比较强的,但是很聪明的政府,和一个同时比较强的,但是比较有效的市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组合。
【同期 财新记者 戈扬】能否就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做一些趋势性判断?
【同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我们可能最基本的判断就是在这十年,中国经济将会有很大的转型。从增长速度来讲,就是将会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这样的转换是在今后十年它要完成的。和它相伴随的,或者相适应的,将会是中国经济结构一个大幅度的战略调整。我们预测大概是2013年、2014年应该还是7%~8%的增长潜力。2015年以后,速度可能还会再往下走一点,可能将来会不会稳定在7%左右,一直到2020年前后。再一个服务业的比重将会超过制造业的比重,这个大概是再过两三年以后也会出现,这都是一些具有转折点的一些变化。再一个在我们的预测中间,对中国过去拉动高增长的一些重要的领域和产品、历史需求峰值进行了预测,你像住房,我们就预测中国住房的峰值大概是在1200~1300亿,1200~1300万套的住房,这个峰值是在2015年是会达到的。
【主持人】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中期看趋势向下,尽管短期看经济向上,但如果还用过去的思路把经济往上推,那最终还是要下来的,而且下来会比较猛。因此,未来中国经济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来自于要依靠改革推动:比如可以通过放宽准入,吸引外部投资者,发掘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潜力,加快土地、户籍、财税体制改革,提高集聚效应和生产率等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