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总裁助理兼流程信息化部副总监、CIO何宗东
人物简介:现任三一重工总裁助理兼流程信息化部副总监、 CIO。199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硕士。一直在大型外企从事IT技术及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全球化管理经验。曾就职于苹果公司,并获得过GoldenApple奖,在北美汽车配件公司期间负责亚太地区运维,2011年加盟三一重工。
三一重工20多年前从做焊接材料起步,今天已经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服务和研发是其两大核心竞争力。目前,三一重工在研发领域有4000多项国家专利,201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整体服务上在2011年全国工程机械12项服务调查中有8项第一,2012年8项中有7项第一。取得这些成绩,如果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撑是不可能的,卓越的信息化建设为这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巨人构建了敏锐的神经系统。
从2003年开始,三一重工开始步入国际化道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三一重工陆续于印度、美国、德国、巴西建造了研发与制造基地。信息系统的国际化迫在眉睫。在国际化竞争中,三一重工也在寻找一位具有全球化管理经验的信息化人才,经过多年的大型外企IT工作历练、具有全球架构眼界的何宗东成为三一重工中意的人选。
2011年,对于何宗东而言是他信息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他加入三一重工,掌舵三一重工的信息化建设,而此前他一直在外资企业从事IT管理工作。
当三一重工的绣球抛来时,身在上海的何宗东最初有些犹豫。“这不仅仅是因为长沙和上海两地的空间距离问题,文化的差异对我是很大的冲击。”对于一直以来都在外企从事IT工作的何宗东而言,文化差异是个很大的挑战。
最终,何宗东选择加入三一重工,“我以前做IT工作都是在外资企业,管理的大多是外国人的事。给我很大触动的是,三一重工在智利救援、日本大地震中为中国争得了很多荣誉,所以我也愿意加入三一重工为国内的民族企业走向世界出点力。”正是出于一种对民族企业的特殊情怀。何宗东选择了三一重工,肩负起 CIO的职责。
优化信息化高速公路
笔者:三一重工的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98年的CAD工程,您能否讲述一下最初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何宗东:我们的总裁唐修国先生曾经讲述过三一重工信息化起步过程中的一个故事。我们早期设计产品时采用画图纸的方式,当时我们设计了一款停车库里的停车装置产品,这款产品全部的零件需要画1000多张图纸。那个时候正好需要改一个小部件,工程师告诉领导需要20天才能完成。当时领导感觉特别疑惑: “修改这么一点点东西怎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在工程师讲解完如何进行修改后,他感觉真的需要这么长时间。于是领导就问有没有其他办法,工程师说可以引入 CAD,用电脑来画图纸。1998年,三一重工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引入国内的CAD软件设计图纸,后来推广开来,几百台电脑都使用CAD软件。采用CAD进行设计,在一个图层进行修改后所有电脑都是同步的,几分钟就能完成修改。从工程设计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大的飞跃。
笔者:目前,三一重工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如何?
何宗东:在研发上,我们完全采用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不仅能在电脑中设计好图纸,还能用三维模拟好,仿真模拟验证后,直接去生产。今天,信息化发挥的作用更大了,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做热力分析、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疲劳分析等等。目前,我们全方位的信息化框架已经搭成,在业务方面不断地深入应用强化。对于一般的制造型企业的信息化而言,信息化前端是供应链管理,中间是ERP,后端是销售和服务相关的CRM系统。从原材料加工到卖给客户产品,到售后服务这条线形成连接供应商和客户的价值链。在公司内部,从研发、到ERP,再到制造执行系统,是内部的一条技术链。在这条线上,我们从研发到资源管理到生产制造都实现了信息化。从研发资料的设计,通过与ERP进行集成,进行人、财、物料的管理,接下来就是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
笔者:刚进入三一重工的时候,您具体负责哪些工作?
何宗东:进入三一重工前期,我在董事长办公室工作,这主要是为了熟悉公司的环境,因为国内的企业和外资企业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经过一段适应期后,我开始进入IT总部负责IT工作,前期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把ERP做深入应用。由于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过去的ERP虽然在应用但仍有不到位的地方。现在市场已经转变了,要靠细致的管理才能降低管理、生产等费用,提高盈利能力。现在,我们有时间来做内部的深入应用和管理细化的工作。ERP在深入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相关运营指标大幅提升,有效地避免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浪费。
笔者:目前,您在三一重工的信息化工作着力点有哪些?
何宗东:把三一重工的信息系统做深入应用,规划和应用新的技术。以前为了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匆匆忙忙地开发系统,无暇顾及系统中的小问题和不友好的地方。现在有时间了,我们要对有些系统进行重构,有些系统需要整个重写,有些系统是部分重写,也就是系统优化。打个比方,信息化就像我们国家的高速路一样,以前的高速公路是零零星星地建,现在信息技术发手段发达了,我们要变成快车道,车道也要加宽;过去技术手段落后,在河里不好造桥,就要绕过去转个弯,现在技术手段发达了,在河里造座桥路就直了;过去遇到山,修盘山路过去,现在可以开隧道。在高速路上不的同车走不同的道,我们的信息化也是如此,不同业务应用可以走不同的道,比如视频应用有一条道,ERP应用有一条道,我们的邮件、客户服务等都可以按一定的规则形成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不同道路。再比如,过去有的高速公路和别的高速公路中间有一段是不衔接的,我们的信息系统以前也是这样,现在要把不同的信息高速公路间架起桥梁,打通信息孤岛。有一些接口很麻烦,人工收费可以改成自动收费,这样信息之间就会安全有序地沟通,信息系统就会变得有序运行。
引领信息化的“四驾马车”
笔者:未来,三一重工在信息化方面有哪些发展规划?
何宗东:三一重工在国际化进程中,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三一重工非常重视信息化的规划,我们的信息化有四个发展方向,即移动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社交网络。
笔者:三一重工的移动应用状况如何?
何宗东:三一重工的服务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支撑是不可行的。目前,我们的服务已经发展到了用移动设备对客户进行支持,我们的呼叫中心通过移动应用给客户派单,我们的工程师用手机定位机器设备到现场去服务,可以从手机上接收订单,查询要服务的客户对象的资料,也可以查询机型、配件等相关资料,工程师服务完后通过手机拍照可以报工、进行配件的报销等。这些手段缩短了服务时间,为工程师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笔者:您认为移动应用有哪些好处?
何宗东:三一重工对移动应用有深入的应用,我们开会不用笔记本,内部有很多iPad,去年我们一次性购买了1500台iPad,开会资料可以通过 iPad显示,这为公司节省了四五百万元。此外还有间接效益,过去开会的资料需要很多人进行修改,还要打印、装订,非常费事,也不环保。移动应用带来了很多便捷性,也可以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笔者:云计算是现在企业关注的热点,目前三一重工的云计算应用处于哪个阶段?
何宗东:云计算的应用在三一重工有了雏形或者说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完成了虚拟化。目前,我们绝大多数的业务都在虚拟化平台上运作。我们也在对制造过程中的云计算进行探索,我们的办公OA初步可以实现私有云运算。我们也在考虑大数据和云计算结合,把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用大数据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些方面都在探索,暂时还没有成型的东西,但一旦做出来会为企业提供很强的竞争力。
笔者:您如何看待大数据的价值,目前三一重工是否已经开始应用大数据?
何宗东:无论是Facebook、雅虎、谷歌还是阿里巴巴,都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技术带来了很强的竞争力,很简单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是用低端的服务器取代昂贵的服务器去实现昂贵服务器才能实现的运算功能。大数据的分析在我们的业务中也有应用,大数据分析能够给业务带来一个明确的战略方向和目标。目前,我们在客户方面、应用生产、控制质量方面开始进行大数据的探索。
笔者:对于企业社交网络,您有哪些看法?
何宗东:社交网络是适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我们也在探索和应用企业内部的社交网络。在三一,我们有内部员工的沟通交流平台,有企业的信息发布共享平台。我们在应用企业的基础通信工具,也正在规划通过基础通信工具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沟通交流,有效地提高沟通效率,改善办公环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受。
信息化是企业的神经
笔者:在加盟三一重工之前,您一直在外资企业从事信息化工作。经历过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的熏陶,您对信息化工作有哪些感受?
何宗东:如果说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那么信息化就是企业的神经;如果说财务是企业的心脏,那么IT部门就是企业的大脑。企业没有血液马上就会死亡,那么它没有信息是可以存活的,这是企业信息化的背景。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智能的一种具体体现,它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催化剂,它自身不一定是竞争力。
笔者: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在管理上有哪些差异和相同点?
何宗东:在管理上,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有差异,但是目标是相似的,关注团队目标的时候,也关注个人的目标,两者相结合,工作就很契合。我认为在团队成员间要建立信任,信任的基础是顺畅的沟通机制。对于不同的团队,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来管理。现在我还保持和美国、巴西的团队相互沟通,建立一些大家明确的团队规则,用正能量推动工作。我们三一有自己的理念:责任、勤奋、宽容、智慧,这也是我们的特色。
笔者:您在团队管理方面有哪些管理理念和方法?
何宗东:我个人做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比较多,幸运的是我的团队成员都比较出色。我一直有一个理念,团队成员有业绩我才有业绩,通过团队做好工作。我认为要以达成目标为方向,在达成目标时要给予他们支持,在过程中帮他们找资源,利用一些资源支持他们的工作,利用手里的资源支持他们达成目标,这是我的基本思路。
笔者:您如何理解CIO这个角色?
何宗东:有一种说法,在国内企业中,CEO是信息化建设的司令员,CIO是参谋长,是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制定者,是实施的负责人,也可以说是信息化系统的总设计师,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前线总指挥。我觉得CIO要做好三个重要角色:在高层管理者中,他是布道者,要把IT理念讲出去;在IT集成应用中,他是个领航者,要制定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和方向,采用什么技术、不采用什么技术、哪些技术要淘汰都必须很清楚;CIO是业务和IT的桥梁,要能够把业务需求通过IT技术实现,要让业务人员知道IT能够做到,这种桥梁作用难以把握的是度,既不能把先进技术介绍给业务部门让他们不能承受,也不能用落后的东西让业务部门去做,这是一种艺术。
笔者:作为一位具有全球化视野的CIO,您对做好制造业企业的CIO有哪些建议?
何宗东:对于制造业企业CIO而言,有三件事要做好:首先要以业务的观点去从事信息化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业务创造价值,藉此实现IT的价值。其次要有前瞻性的技术性观点,因为相比信息行业,制造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有些落后。此外,在制造型企业中,还要组织建设学习型团队,因为制造型企业的团队接触新技术机会不多,因此需要保持团队的新鲜活力。
笔者手记
何宗东一直都从事IT工作,在信息化的道路上他看到了沿途的风景。“人生是场旅途,重要的是风景,而不是目的地。”这样的表达背后需要有平静淡泊的内心。
在进入三一重工之前,何宗东一直在外企从事IT工作。1992年,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后他开始接触信息化工作。1996年,研究生毕业后,何宗东进入苹果公司,负责技术和维修,在此期间他曾组织创建了上海佳都、浙江开源、南京华文、北大方正等知名的苹果电脑公司的授权维修中心,并因为工作出色获得金苹果奖。2002年,何宗东到国外从事IT工作,开始接触全球的IT管理。2006年回国后,他相继在AMD芯片公司和北美汽车配件负责IT运维管理工作。外企的IT工作经历打开了他的全球架构眼界,也为他掌舵三一重工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工作,如果真心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就不会感觉枯燥乏味。”何宗东是一位幸福的CIO,他感觉从事信息化工作是种幸运,因为自己非常喜欢计算机技术。
相关链接:三一重工的信息化特色
每个公司都有ERP、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而三一重工的信息化特色可以从七个方面讲:
基础设施智能化。首先是人员的智能化,三一重工目前有7000多名服务工程师,有的是三一员工,有的是代理商员工,但是他们都有智能手机,都有智能的移动应用。生产线上的工人质检报工都用PDA。办公室的人员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审批OA、查阅邮件等移动办公。另一个是设备的智能化,生产线上的设备机床等大型设备,通过数字化接口进行集中管理,参数、控制、状态等通过系统管理起来,小的工具也通过智能化手段管理,比如制造机器人的焊接机都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控制,超过阀值就会报警,还有在线安全监测也是设备智能化。物流上的智能化工作,建立一个智能化一体仓库,把物料放进去后,在系统里下单,它能够自动下架,通过小车把物料自动输送到生产现场,整个过程都是自动的。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物料都带有RFID自动可识别标签,可以直接检测状况,内部有些车辆、调试设备、进出园区都是自动识别的。在产品上有30多种智能传感器,可以对产品进行远程监控和产品诊断,客户开通了账号后进入系统后都可以查看到他的机器设备的状态,在什么地方,在做怎么操作,健康状态怎么样,油耗多少,有多少油,前面的运行轨迹怎么样,运行多少时间,甚至可以在地图标出只能在哪个范围做什么。
研发数字化。三一重工新产品开发,要通过数字化的验证阶段,经过数字化验证之后才进行产品的试生产。这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节省了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在电脑里虚拟环境下可以进行全球化协同研发。目前,三一重工在德国、美国、巴西组成一个团队开始协同做某些产品的研发。研发数字化也是通过数字化对产品进行管理,三一重工的3000多种产品都在统一的研发平台进行管理,提高了产品的管理水平,研发的成功率也很高。
供应链敏捷化。供应链系统支持销售、采购、制造等业务,在内部通过数字化工厂、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在外部主要是通过三一重工自己开发的全球制造商门户与供应商相接。对于生产计划的智能调度,ERP系统做了一些工作。供应商门户可以让供应商与三一重工实现系统集成,直接可以看到要订购的物料、原材料、订单,并可以在系统中做出反馈,最后发送物料,形成一个闭环。
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三一重工的在线培训、考试招聘、绩效等都可以在在线系统中操作,目前,人力资源基本完全实现了无纸化,每个人都可以在线看到自己业绩,也能接受在线培训。
业务财务管理一体化。公司财务分成业务层、管控层、决策层三层。核算已经嵌入到采购、制造、销售等业务系统中,对成本核算进行管理控制。管控层上,资金计划、费用报销等都有专门的系统支撑。决策层上,三一重工有较多的财务报表产生,根据前端信息产生的报表可以为领导层做决策分析使用。
客户关系管理自动化。主要是三一重工自己开发的CSM客户服务管理系统,还有反应客户实时状态信息的系统、供应商门户、分销商管理系统等。用信息化手段很好地弥补了同客户的空间、时间距离。
经营业绩可视化。经营业绩可视化,也就是商业智能。通过商业智能引擎把日常经营数据展示给领导,这些数据包括整个集团层面的数据到工厂车间的数据,甚至到每个员工,把多层次、完整、快捷的报表呈现出来。对于人事系统,只要输入员工的名字、工号,就可以查到每个员工的信息,可以查到每个部门,每个事业部,每个工厂的信息,只需几分钟时间。销售等系统也都能提供基础信息给领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