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的民生工程还要烂多久
在海南、安徽等多地回访一度“烂尾”的民生工程,一些“烂尾”工程依然“烂”着,有的工程还有一拖再拖的倾向,地方常常以“差钱”为借口。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工程,到底还要“烂”多久?
皖豫交界“千万大桥”仍未通车
曝光
大桥建成6年未通车
2012年7月27日,新华社报道皖豫交界投资千万大桥建成6年未通车,记者调查发现,地跨安徽、河南两省的方集洪河大桥没有通车,是河南省淮滨县境内接线工程资金长期无法到位所致。
现状
跨省大桥依然“断头”
时隔一年后,那座建了10年,早在2006年就完成桥身建设的“民生桥”在媒体曝光后通车了没?记者再次来到现场,发现断头大桥依然未通车,而两岸居民仍旧靠摆渡过河。
回访
无摆渡要绕几十里
8月6日下午3点多,74岁的河南省淮滨县固城乡赵湾村村民赵永英冒着近40度的高温,背着农药喷雾器,和其他几个村民在洪河边等待着摆渡船开船。
“现在这个点儿天热,过河的少,要等一会儿,集齐一拨人摆渡的才开船,要不然他油钱不划算,”赵永英指着几十米外的洪河大桥说,“盼了10年,桥还不能走,俺这辈子估计都看不到桥通了。”两岸之间水面距离不过几十米。当地人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摆渡,到对岸要绕几十里路。
据阜南县交通局副局长孟波介绍,大桥桥身由安徽省交通厅、安徽省水利厅和阜南县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建设。桥长396米,宽10米,投资总额近1300万元,2006年9月完成大桥主体工程建设,安徽境内接线工程也基本完成,但河南境内桥头接线工程一直没有做。
去年,淮滨县政府表示,因为河南境内接线道路长达13公里,修建道路的投资巨大,其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尚属于“吃饭”财政,财政力量难以负担。这种公共建设项目需要市里、省里支持,之前曾多次向省里申报建设计划,但一直没有下文,具体原因不明。
预计今年底能完成
记者7日再次向淮滨县相关部门联系采访,得到淮滨县委宣传部、县交通局等部门的回复。他们称,去年报道发出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勘测,拿出施工设计方案,并积极向省交通厅申报项目。去年底,县里先行垫付资金,对连接线公路填方筑基;今年还将方集洪河大桥连接线工程项目列入了全县重点工程之一,成立了由副县长任指挥长的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今年5月,交通局编制的施工图设计及实施方案正式获得上级批复,争取到上级路面投资2380万元,目前路基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推进中。
对于何时能真正修通,淮滨县交通局一位负责人称:“预计今年底能完成。”
广东汕头金关围还难“合围”
曝光
堤防拖6年塌7次
2年工期、6年拖尾、7次坍塌——记者曾于今年5月报道广东汕头榕江流域的“重点工程”金关围屡次坍塌,威胁着当地27万群众和6.2万亩农田的安全。
现状
两段坍塌仍未修复
3个月前,金关围所在的汕头市潮阳区主管领导和水务部门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将在6月底修复金关围险段。但记者8月7日回访得知,金关围的两段坍塌仍未修复,也难以在今年内完成复核加固。
回访
工程停工追责无期
金关围堤防工程位于潮阳区北部的榕江下游,全长近34公里,按50年一遇防洪(潮)标准设计。工程2007年11月15日开工建设,到2012年2月7日为止,坍塌长度超过90米的大塌7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1月的玉路段坍塌,整整306米长、近5米高的坝体,完全垮塌进了榕江。据当地群众反映,小规模的坍塌次数更多。
记者在新庙段的坍塌现场看到,该段堤围完全依靠堆土垒成,中间甚至连一根木桩也没有,而且土质松软,用手指轻轻一拨就“扑簌簌”地脱落。
据了解,在7次大的坍塌中,有关部门仅对其中的玉路段坍塌作出调查并得出定论——非法采砂导致,只有3名潮阳区水务局干部因“监管不力”被记过。
2012年2月7日的新庙段坍塌之后,换届上任的潮阳区政府终于叫停了整个工程,展开全线复核。纪检部门再次介入,然而一年多过去了,调查结果仍无定论,责任追查更是遥遥无期。
少投资成了真浪费
根据当事各方反映,资金短缺又是金关围设计缺陷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正是出于减少投资的目的,设计单位才以“低标准”来设计金关围工程。
“高标准要5个亿,省里面补贴6000多万元,缺口为4个亿。”汕头市潮阳区水务局局长彭振崇说:“对于年财政收入仅10亿元的潮阳区,这个缺口是不可能补上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低标准做这个堤围。”彭振崇估算,金关围全线进行“护岸”优化,还需投入1.5亿元资金,加上工程概算投资1.75亿元,以及反复坍塌造成的损失,总造价正逼近5亿高标准,“少投资”事实上已经变成了“真浪费”。
7日,记者又电话回访黄志荣,黄志荣表示,水利部已经介入了金关围工程,并明确要求复核优化由第三方承担,因此也尚未完成。“我估计今年之内要完成全段加固是很困难的。”黄志荣说。
海南东方新渔港依然废港
曝光
3600万元新港变废港
2013年6月5日,记者曾报道,海南省重点项目——海南省东方八所中心渔港,这个工程从批复到现在历时近10年,在政府投资3600多万元之后,尚未投入使用就已经成为“废港”。
现状
渔港仍半拉子状态
东方八所中心渔港仍然处于“半拉子”状态。东方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根强告诉记者,目前海南省纪委和检察院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并请了专业机构对渔港质量问题进行工程鉴定,鉴定结束后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并进行修复方案的制订。
回访
防波堤千疮百孔
八所中心渔港是农业部2003年批复、海南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是满足当地生产渔船停靠避风需要,实现海南西部渔民转产转业战略目标而投资扩建的项目。概算总投资5570余万元,已完成投资3665余万元。
然而,这个“民生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成为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机构的“唐僧肉”,直接导致投资数千万元后成为“烂尾港”,损毁严重,无法投入使用。审计结果表明,
“项目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是导致项目成为“半拉子”的首要原因:“未按设计图纸及标准施工,严重偷工减料,导致港池航道疏浚工程未达标,防波堤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防波堤厚度平均值仅有38厘米,比设计厚度70厘米少32厘米。
记者近日在八所中心渔港看到,500米长的渔港防波堤千疮百孔,堤头折断倾倒在海里,防波堤内侧护岸被海浪掏空并坍塌,防波堤护面下沉和裂缝现象随处可见。
台风被当成替罪羊
海南省审计厅审计发现,在如此严重的偷工减料和质量问题中,东方八所中心渔港的监理机制形同虚设。个别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相互勾结,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同时,监理单位还对以次充好的不合格疏浚工程予以认可。
更令人称奇的是,台风被东方市有关部门当作“废港”的“替罪羊”。
2011年10月,防波堤出现坍塌。东方市组织有关部门作出鉴定,称防波堤出现坍塌是由于台风“纳沙”及“尼格”引起的风浪破坏力已超出防波堤承受能力造成的。但海南省审计厅的审计表明,台风并不是损坏防波堤的根本原因,“不按设计施工、偷工减料、施工监理不到位才是防波堤存在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