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为期三天的2013中国工程机械后市场发展论坛在汉落下帷幕。论坛上,一个关键词被与会300多名企业行业代表频频提起,它就是“后市场”。
新机销售遇冬,后市场初露峥嵘
工程机械后市场内容丰富,包括保内服务、维修、零配件生产销售、二手机、租赁以及再制造等。事实上,它并不算新鲜事物,国外工程机械、汽车、飞机等领域均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在中国,2007年以来,该词也频频见诸行业峰会。“中国工程机械销售已告别高速增长时代!”千里马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义华介绍,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几乎饱和,新机销量很难大幅增长,相反维修、配件等业务量大增,制造商、代理商对后市场不得不重视并加大投入。“这绝对是一块大蛋糕。”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表示,随着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相关服务自然也会快速发展起来。
再制造引领机械行业新蓝海
如果说工程机械后市场是一片新蓝海,那么,再制造就是这片蓝海上最耀眼的“明珠”。
与简单的维修、翻新不同,再制造是指对工程机械产品中易磨损、易坏部件进行修复和更换以达到以旧变新的作用。
“最重要特征是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说,经过再制造后的产品,成本只有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与制造新品相比显著降低,是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最佳形式和首选途径,符合国家构建循环经济的战略需求。
据统计,我国目前工程机械保有量超过600万台,已经进入报废的高峰期。如果将被淘汰的工程机械进行修复再制造,既能实现低成本高回报,又能减少能源消耗,可谓一举多得。
转型仍长路漫漫
然而从制造商、销售商向后市场服务提供商转变,并非一蹴而就。
以再制造为例,首先,企业的技术实力仍有欠缺。“两年前,我们也尝试再制造项目,但并不成功,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只能采购新品,成本难以降低。再制造的优势难以体现。”北京天顺长城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安说,如果核心部件能够实现自主再制造,成本还可下降20%。“国家宏观政策为再制造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但消费者对此认识不足,在物流回收层面,有些制度成了制约产业的瓶颈,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也没有建立。”徐滨士院士认为,总体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但行业想要健康发展,需要迎难而上,突破这些瓶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