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成功试通水 约1亿人受益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3-12-10 09:01   来源:中国江苏网

习近平总书记就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工程运行平稳,造福人民群众,并向为工程作出贡献的全体同志表示慰问。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使扬州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就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工程运行平稳,造福人民群众,并向为工程作出贡献的全体同志表示慰问。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使扬州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按照规划,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北送,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经多年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即将正式通水。

调水“源头”扬州准备好了吗?记者昨从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处了解到,自今年10月19日起,东线工程全线试通水,源头江都站已抽江水近5亿方,入南四湖下级湖1亿多方,工程运行状况良好,水质稳定达标,全面实现了试运行各项工作目标。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中国南水北调”网站公布的通水计划:12月9日距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正式通水还有22天。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成功试通水 约1亿人受益

准备

江苏段5月成功试通水

今年5月31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试通水。经过连续24小时的全线联合调试运行,于31日14时成功结束。联合调试的范围包括,经江都站、宝应站等泵站将长江水沿运河线和运西线送至洪泽湖,再经梯级泵站将洪泽湖中的江淮水送至骆马湖,最终到达南四湖下级湖。

据了解,试通水期间各梯级泵站机组运行正常、安全可靠,输水线河、湖水位稳定,运行调度保障有力,已按要求获得相关监测数据和技术参数,达到了试通水的预定目的,并具备正式通水条件,也为今年下半年东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奠定了基础。

保障

14个控制断面水质全达标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我市始终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污染防治,保证调出合格清水。大力调整优化境内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工业点源、城镇污水、农业面源、船舶污染治理和截污导流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流域环境质量。

围绕“一江清水向北流”目标,我市通过有效的污染治理举措,输水干线水质持续改善,14个控制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目前,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呈现出水清水净的喜人景象。

为保障南水北调水质,我市还专门成立“清水廊道”志愿服务队,在洪泽站组织开展清水廊道志愿者活动。

计划

江都取水,13级泵站南水北调

11月28日至30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江苏南水北调工程开展了通水工程质量评价工作。在走访调查“源头”扬州及输水一线城市后,专家组一致认为:江苏境内工程质量合格,试运行及试通水期间工程运行正常,未发现较大质量问题,经受住了试通水、试运行的实战检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段工程质量满足通水运行要求,顺利通过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组织的全线通水验收。

按计划,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自长江下游江苏境内江都泵站引水,通过13级泵站提水北送,经山东东平湖后分别输水至德州和胶东半岛。工程干线全长1467公里,设计年抽江水量87.7亿立方米,供水范围涉及江苏、安徽、山东3省的71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约1亿人,总投资500多亿元。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