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高铁成为中国外交舞台上一张崭新的公关名片。从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国际场合开展“高铁外交”,到外国政要访华频频乘坐中国高铁,再到多项高铁合作协议的签署,中国高铁在向世界展示中国速度与技术的同时,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高铁市场上,中国高铁能否占据一席之地?高铁外交又能否回应外界期待推动“中国制造”华丽转身?
“——中国拥有先进的高铁建设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铁路合作可以成为中泰合作的新亮点。
——中国愿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在高铁和普通铁路等领域的合作,尽快启动一大批项目建设,使中国和中东欧之间的投资规模迅速攀升。”
过去一年,李克强总理在出访东南亚和中东欧国家期间力推中国高铁,被媒体赞为“最佳高铁推销员”,“高铁外交”也成为媒体热词。不仅国家领导人出访推介高铁,在近年来外国政要访华行程中,“乘坐高铁”也成为一个热门选项。
中国发展高铁时间虽然不长,但后来者居上。目前,中国高铁里程已经突破一万公里,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近30%。中国高铁在技术、集成能力、运营管理等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负责对中国高铁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对此形象地说:“我们现在一说到手表就想到瑞士,一说到高铁就想到中国。”
对于中国高铁在与日、德、法等高铁强国竞争中异军突起,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彭其渊表示,中国高铁不仅技术过硬,更有物美价廉的优势。
“我们的技术经验不比法国、德国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他们。在极寒条件下,比如哈尔滨现在零下几十度到大连,几个小时温差变化很大。比如北京到广州,以及未来到乌鲁木齐等,这样极端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高铁运营必然会使我们的技术更全面。而且我们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
去年,在高铁外交的推动下,中国与泰国、匈牙利、塞尔维亚等达成高铁合作协议。作为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具体负责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盛光祖也对继续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打造中国铁路品牌,大力拓展国际铁路市场,提高中国铁路的国际竞争力。当前,要加大老挝铁路、匈塞铁路、泰国高铁等重点项目的工作力度,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看来,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重点在周边。与周边国家的高铁合作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盘活周边外交棋局。
“高铁外交首先是稳固周边的合作。我们去年提出很多倡议,既包括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还提出互联互通,高铁就是一个突破口。因为通过高铁,我们可以和南亚、中亚甚至东北亚加强联系。通过这种互联互通,会使我们的周边更加稳固,通过高铁会把我们整个外交这盘棋搞活。”
除了外交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经济效应不可忽视。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不少国家希望借助高铁重振经济的现实需求也为中国高铁走出去铺平了道路。据中国驻泰国经济商务参赞高文宽介绍,泰国对中泰之间“高铁换大米”的合作模式非常欢迎。
“泰国知道中国有铁路的技术,也愿意帮助它修建铁路,所以它愿意通过G2G的形式,希望中国买它大米和农产品,来还一部分建设铁路的费用。目前这一协议已经签了,有待下一步推动,这一合作对湄公河区域的周边国家经济都会起带动作用。”
从昔日的“衬衫换飞机”到如今的“高铁换大米”,中国外贸开始从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对此,陈凤英表示,高铁或将是转折点。
“高铁可能是一个标志,预示着未来中国出口的商品贸易中,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可能逐步增长。中国贸易从量的发展的质的提高,尤其在国际竞争中,从低劳动成本走向高技术含量,高铁可能是转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