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折桂国家科学技术奖 三一打造中国制造的创新范本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4-01-21 09: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走过了黄金10年,当下正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过去依靠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获得发展的传统经济动力正在衰竭,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

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走过了黄金10年,当下正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过去依靠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获得发展的传统经济动力正在衰竭,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

“如何转型升级?唯一出路就是创新。”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如此表示。

与之相映衬的是,在刚刚举行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三一重工“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关键技术与运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三一的创新能力再次获得了国家的肯定。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三一第四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国务院设立的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包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

2006年与2011年,三一“混凝土泵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运用”、“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2013年,三一“混凝土泵车超长臂架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成为工程机械行业摘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标杆企业。

创新基因:打破恐惧 敢于挑战

从工业历史的发展来看,在经历了蒸汽机革命、运输革命、电气革命、计算机革命这四次工业革命后,人类正迎来第五次工业革命,即新工业革命。

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制造除了面临新工业革命的压力,还有来自欧美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挑战,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追赶。要想成功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抢占创新的至高点。在这场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谁墨守陈规,谁就将再度落后。

对于三一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三一重工首席专家易小刚曾表示,“三一重工身体里‘流的是创新的血’,正是依靠自主创新,公司在遭遇国家经济周期时跑赢了行业。”而未来,持之以恒的创新,也将支撑公司在这场工业盛宴中继续做大做强。

创新是三一强大的“重基因”。专家认为,没有打破恐惧的大胆创新,就没有今天的三一。 “宽容失误,不许重错”是三一对待研发的态度。 “国外没这么做,所以我没这么做”和“国外这么设计,所以我也这么设计”这样两句话在公司内部是被禁止的。

从源头上看,这种基因与创业者的信念有关。作为一名湘籍企业家,梁稳根“敢为人先”的个性及制造强国的梦想,一开始就在三一营造了一种重视创新,尊重创新的文化。对于创新,梁稳根最初的说法是:“与其引进技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沦为‘生产车间’,不如另辟蹊径,以自我创新掌握发展主动权。”

因此,三一一开始做的就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进口替代。90年代初,中国工程机械市场90%是德国和日本的产品。从零起步的三一重工在持续创新的指引下,一举成为了市场的老大。

创新方式:从技术原创走向系统创新

与传统制造业依靠“低成本优势”和“技术引进”进行创新的常规模式不同,三一定位高品质的产品,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核心部件自主研制。

三一的创新首先是由单个技术所带动的,逐个击破,又互为积累,由此产生强大的聚变效应。在技术创新上,三一重视的是技术的原创性。

被外界所称道的三一长臂泵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超长臂架研究方面,三一主要有四大技术发明:超长臂架设计方法及装置、主动抑振技术、基于重心轨迹跟踪的防倾翻控制技术以及超长臂架泵车多参数匹配节能技术。这些技术均为三一首创。这四项发明已获得24项授权发明专利,其中美国专利2项、德国专利2项、俄罗斯专利1项。另外还有两项获得了中国专利金奖。

取得核心技术使三一长臂泵车打破垄断快速发展,由37米增长至86米。2013年,该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近1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数量只有进步奖数量的1/5,这一奖项主要突出了对技术原创性、发明性的奖励,难能可贵。

当然,靠几个项目、几个独立的技术无法支撑企业长期发展。向文波表示,重要的是三一组建了一个“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这种创新组织的管理行为,是企业从战略层面,系统地谋划技术创新。

1998 年,三一重工启动实施“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平台体系包括“创新基地”、“创新机构”、“创新联盟”三个硬件平台,“管理系统”与“创新文化”两个软件平台。软件平台与硬件平台相互支撑。

该平台的建设在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单项技术创新走向系统性创新,三一的“软实力”提升了,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创新引领创造

从混凝土机械领域可应用于施工的86米最长臂架泵车到3600吨世界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再到200吨级的亚洲第一挖掘机,三一创造了工程机械行业一个又一个第一。新技术的运用不断创造新的记录,改写历史的同时也带领了行业进步,三一也成长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继三一之后,众多企业也开始了超长臂架泵车、大吨位起重机械等的研制并取得显著成绩。

创新很难以利润来衡量,很难去计算它花了多少钱,也没有一个模板去计算它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但是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加起来就是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三一重工研发投入大概占销售额的5%~7%,而世界一流的工程机械企业也不到4%的水平。

向文波说,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制造业总量占据全球第一的地位。我们已经是制造大国,但还不够强。在全球开放竞争的大环境下,只有以创新引领创造,通过创新使企业转型升级,才能真正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