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天津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全年增长12.5%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4-01-21 09:24   来源:中国网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优,深入开展“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天津,全市经济保持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优,深入开展“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天津,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一、经济运行总体稳健,转型升级初现成效

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1437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8.4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7276.68亿元,增长12.7%,其中工业增加值6678.60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6905.03亿元,增长12.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1%。从全年经济走势看,一季度和上半年均增长12.5%,前三季度增长12.6%,全年增长12.5%,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建成全国首家863产业化促进中心、国家锂离子动力电池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电动汽车、3D打印等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8%。实施新一轮科技小巨人发展计划,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3万家,累计达到5万家;其中,新增小巨人企业600家,累计达到2410家。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快速增长,年末全市专利拥有量达到68540件,增长3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件,比上年增加1.5件。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出台27条支持民营经济政策,全年新注册民营企业30343户。全市民间投资5103.52亿元,增长23.5%,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0.4%。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0%,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2.0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93.31亿美元,增长16.4%,快于全市出口14.9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促进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全市万元GDP能耗预计比上年下降4%;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7%,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均呈下降态势。突出抓好工业污染减排,共关闭污染企业669家,停产整治污染企业144家,淘汰140万吨炼铁、229万吨水泥落后产能。

二、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企业效益增势良好

财政收入总量突破两千亿元。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78.30亿元,增长18.1%。税收收入1309.91亿元,增长18.5%。其中,增值税225.88亿元,增长50.7%;营业税424.83亿元,增长6.0%;企业所得税203.98亿元,增长8.7%;个人所得税58.31亿元,增长17.6%。推进“营改增”试点,5.3万户试点企业减负面达96%;提高小微企业税收起征点,惠及13万户企业。

企业生产和效益实现同步增长。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4万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增长12.5%。利税总额2522.39亿元,增长12.2%,与同期工业总产值(12.9%)和工业增加值(13.0%)增幅基本持平;其中,利润总额1624.08亿元,增长6.2%。在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7个行业实现盈利。

三、实体经济支撑有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现代都市型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连续十年丰收,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99.19万亩,增长3.1%;粮食总产量174.71万吨,增长8.0%。主要农副产品供应稳定。蔬菜产量460.68万吨,增长2.9%;猪肉产量29.82万吨,增长2.1%;水产品产量38.5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18.89万吨,增长1.2%。都市型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工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400.37亿元,增长13.1%。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纺和国防等八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578.60亿元,增长12.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9.3%。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136.02亿元,增长16.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0.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建成7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

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面落实服务业发展30条意见,着力打造服务业集聚区,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和旅游项目建成开业,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取得新进展。商贸流通规模扩大,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超过3万亿元,达到3.19万亿元,增长20.5%。现代物流快速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达到5.01亿吨,增长5.0%;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达到1003.58万人次,增长23.3%。服务外包增势强劲,全年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0.61亿美元,增长41.8%。旅游市场繁荣活跃,共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42万人次,增长13.3%;实现外汇收入25.90亿美元,增长16.3%。

四、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对外贸易规模继续扩大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达到10121.20亿元,增长14.1%。其中,城镇投资9528.09亿元,增长14.2%;农村投资593.11亿元,增长11.7%。推出新一批170项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2200亿元,为全市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3.56亿元,增长15.2%;第二产业投资4208.74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投资5255.79亿元,增长14.3%,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55.2%。从主要投向看,实体经济投资6526.93亿元,增长14.6%,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64.5%;民生领域投资增长较快,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行业投资257.17亿元,增长20.3%,比上年加快3.7个百分点,高于城镇投资平均增幅6.1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呈现新亮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0.43亿元,增长14.0%。文化消费快速增长,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62.5%,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长73.2%。网上零售持续升温,当当网、唯品会、苏宁易购、亚马逊等互联网销售企业实现零售额70.48亿元,增长79.8%。重点商品稳定支撑,金属材料、石油及制品、汽车、煤炭及制品等四大支柱类商品合计实现销售额2.09万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销售额的77.6%。居民消费稳步增长,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850元,增长9.1%。大众餐饮消费增势良好,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营业额519.83亿元,增长20.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占全市的78.6%。

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285.28亿美元,增长11.2%。其中,进口795.03亿美元,增长18.1%;出口490.25亿美元,增长1.5%。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206.39亿美元,增长11.0%;加工贸易出口250.42亿美元,下降2.3%。从出口市场看,对非洲、巴西、东盟出口分别增长32.3%、28.1%和15%,新兴市场份额占到45.8%;对美国、日本、欧盟等经济体出口下滑,分别下降0.6%、6.7%和12.0%。

五、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信贷资金供给平稳

内引外联取得积极成效。出台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决定,面向全球组织资源要素。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64家,合同外资额207.33亿美元,增长11.6%;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68.29亿美元,增长12.1%。其中,服务业实际直接利用外资94.73亿美元,增长31.3%,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6.3%;制造业实际直接利用外资72.04亿美元,下降5.5%。借重用好首都资源,积极打造京津发展“双城记”,不断深化环渤海区域交流合作。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内资突破3000亿元,达到3120.82亿元,增长20%;其中,环渤海企业在津投资1598.1亿元,增长21.3%,占全市的51.2%。

存贷款规模均超过两万亿元。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316.56亿元,增长14.9%,全年新增存款2976.68亿元,比上年多增251.0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857.80亿元,增长13.4%,全年新增贷款2427.27亿元,比上年少增39.03亿元。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我市成为全国少数拥有金融全牌照的城市之一,以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小额贷款等为代表的新型金融业态集聚发展。年末全市156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成为小微型企业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

六、滨海新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加快。出台促进新区发展的10项措施,加大财税、金融、土地等方面支持力度,全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全年滨海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1万亿元,增长13.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8.90亿元,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36.68亿元,增长13.1%。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产25万辆长城汽车二期、阿尔斯通全球研发中心等项目竣工投产,大众汽车变速箱等项目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继续加快。东疆港区第二港岛工程启动,国际邮轮码头二期建成;中新生态城开发建设全面推进,五年形成宜居社区目标如期实现;中心商务区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商务楼宇投入使用;开发区、高新区、空港经济区、临港经济区建设成效显著。

中心城区服务功能明显提升。民园广场改造工程收尾,津湾广场二期主体完工,五大道、五大院等重点区域文化品位和载体功能不断提升。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建成一批总部聚集区、特色街区、创意产业园区。楼宇经济蓬勃发展,截至年末,全市税收收入超过亿元的楼宇达到120座。

郊区县经济实力继续增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推动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农村居住社区“三区”联动发展。示范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新开工建设农民住房1000万平方米,竣工600万平方米,累计55万农民迁入新居;31个示范工业园区拓展区建设加快,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提升工程和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全面完成,在全国率先建成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第二批“三改一化”试点进展良好,美丽乡村建设和“四清一绿”工程扎实推进。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民计民生持续改善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就业48.58万人,增长2.8%,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6%。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截至年末,全市就业人口达到847.46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大力实施19项增收政策措施,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分别增加190元和205元,城乡低保、优抚对象抚恤、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58元,增长10.2%;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6.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5元,增长13.5%,快于城市居民收入3.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4.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8.6个百分点。

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全面落实20项民心工程,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地方一般预算用于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支出分别增长21.6%、21.0%和19.1%。新建保障性住房8万套,新增住房补贴1万户,完成480个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实施中心城区成片危陋房屋和农村危房改造,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

八、消费价格同比上涨,生产价格继续下行

消费价格稳中有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涨幅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9%,衣着类价格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5%,居住类价格上涨4.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4%。食品价格上涨仍是推动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78个百分点。

生产价格继续走低。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0%,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5%,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6%。

附注:

(1)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进出口数据来源于天津海关,金融存贷款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财政收支数据来源于天津市财政局。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