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不强,曾是北京制造业的真实写照。以数控装备行业为例。一方面,“十一五”期间,年均销售增速在20%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年均利润率1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居全国首位;产值数控化率为72.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2%。另一方面,这里仍未摆脱数控装备行业的通病。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我国数控机床无论在外形、性能还是技术指标上都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高端数控机床,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北京市科委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高谦告诉记者,近年来,国产低端数控机床已经出口到东南亚等地,而高端市场则由西门子等跨国巨头垄断。“尤其是作为数控机床‘大脑’的数控系统,它在整个机器的价值中占到五分之一,已经明显成为国内数控机床‘卡脖子’问题。”
如何寻求产业转型,北京苦苦思索。显而易见的是,高端数控装备、3D打印、智能机器人行业正成为当前全球制造业布局的战略重点:发达国家大力倡导“再工业化、再制造化”战略,提出智能机器人是实现未来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以英国《经济学人》为代表的理论界预测,3D打印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
在此背景下,2011年11月北京市科委启动北京高端数控装备产业技术跨越发展工程,即“精机工程”,作为发展高端制造业的突破口。目标确立了,怎么走?北京市科委认为北京的最大优势是科技资源密集。以中关村[10.08%资金研报]为例,一组数据常被引用:在不到2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聚集着上百家国内一流高校和20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同时还有近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之毗邻。
不过尽管“天时地利人和”可谓样样具备,但当前我国科技、经济往往存在“两张皮”现象,院企、校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自由联姻”的效率低,成功率也低。鉴于此,“精机工程”谋求更高层次的合作: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推动,带动核心技术突破,打破国外封锁。“这个过程中,政府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政策引导实现协同创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