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发出适合构建“节本、优质、高效、安全”的现代果业发展需求的果园机械,如何实现果园机械农机农艺的融合,已经成为掣肘中国果树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5年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高密市益丰机械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发起了果园新型机械设备的应用研发方向。其中,实用、小型是关键。
5年后,这一针对产业应急需求的研究成果,在辽宁兴城交出了答卷。对此,农业部近日组织了“果园小型实用新型机械设备研发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
在有些国家早已实现林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当下,我国林果业的机械化普及率却低得可怜。果树不仅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由于多年生果园的传统栽培模式存在的架式过低、行距过窄和行头过小等问题尚未得以改进,严重制约了果园生产机械化的实施。
果树所果树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海波分析,果园机械化水平提升速度远远落后于大田作物,果树生产管理过程的机械化程度很低,不仅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而且标准化程度低。
此外,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果树生产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直接影响到果树产业的经济效益。
对此,2010年农业部颁布了《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指出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要求,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农艺农机融合技术的研发列入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我国对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装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果树生产管理的机械化已成为实现果树产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巡视员丁翔文在鉴定会上指出,目前我国果园机械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果园机械研发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王海波表示,此次以科研单位牵头,联合相关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科研攻关模式,不仅为果园农机与农艺融合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而且有效加快了研发进程和实践应用。
为使研究更为有的放矢,项目从果园机械化生产系列配套机械设备的研发、品种的选育、农机农艺的配套研究系统展开研究,并根据生产实际中的需求进行示范推广和果园机械升级改造。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系统开展了适于果园机械化生产配套机械设备的研发工作,成功研制了果园行间碎草机、果园树盘碎草机、偏置式开沟机、偏置式搅拌回填一体机、偏置式开沟施肥搅拌回填一体机、偏置式振动深松化肥施肥机、往复式葡萄剪梢机、旋转式葡萄剪梢机、气力雾化风送式果园静电弥雾机、龙门架式喷雾机、埋藤防寒机、防寒土清除机、低地隙果园机械动力作业平台等系列农机装备。其中,果园越冬防寒管理机械和果园基肥施用机械填补了空白。
王海波透露,项目成果已在环渤海湾和黄土高原及西北干旱三大果树主产区进行推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9月20日,全国已累计示范推广果园系列配套机械1000余台套,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20余万亩,平均每年每亩可节省用工10个以上,节约农药、化肥及劳动力等综合成本约1000元左右,新增纯收益每年每亩1000元以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