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2月13日登载题为《新兴市场患感冒美国公司打喷嚏》的文章,摘编如下:
新兴市场的问题不太可能伤到美国,但美国公司能否幸免就难说了。
新兴市场今年的日子很不好过。土耳其、阿根廷、南非等国家的货币暴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收缩购债规模的计划引发恐慌,对资本外逃的担心促使一些央行在近期加息,中国经济减速等问题也雪上加霜。
虽说新兴市场的困境在今年美股下跌中也起到一定作用,但要说引起美国严重的金融动荡,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多。与上世纪90年代墨西哥比索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债务危机不同,如今美国银行业对新兴市场风险敞口把握地比较好,投资者都避开了高杠杆、涉及多个国家的投资策略,这种策略曾导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1998年出现危机,不得不在美联储监督下接受救助。美联储主席耶伦11日在首次国会证词中也说,美联储不认为近期的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会对美国构成威胁。
尽管新兴市场金融风险蔓延的威胁不大,但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却是事实。2012年,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按美元计价的经济产值占全球总产出(GDP)的61%。这一比例高于2000年的53%。OECD成员国被世界银行列为高收入国家。
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随着新兴经济体日益壮大,它们对许多大型上市公司的业务越来越重要。2012年,通用电气公司34%的销售额来自美国和欧洲以外地区,高于2003年的17%。去年卡特彼勒公司有36%的销售额来自拉美和亚太,2003年为21%。2013年强生公司有40%的销售额来自美国和欧洲以外地区,2003年为17%。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反映美国跨国公司持多数股权的海外关联公司的数据也有同样的表现。2011年,美国跨国公司持多数股权的海外关联公司有34%的销售额来自非OECD国家,2000年为25%。
新兴市场在企业扩张中扮演的角色更不可小视。2011年,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关联公司42%的资本支出用于非OECD国家,2000年这一比例为30%。换句话说,现在美国公司不仅从新兴市场获得更多销售额,还对新兴市场倾注了更多资本。
考虑到新兴市场过去10年的发展速度和远大前景,不难理解美国公司的做法。但在追逐高增长的同时,美国公司和公司股东可能忽略了新兴经济体易于波动的特性。所以今年新兴市场的震荡对他们是个提醒。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