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船舶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已连续三年蝉联世界第一。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中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增长242.2%,占全球市场份额达47.9%。其中,新承接海工装备订单超过180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9.5%,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超过新加坡位居世界第二。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船舶制造板块全线飘红,中国船舶一度涨停,广船国际、中船股份涨幅一度均超5%。不过,分析人士指出,新承接订单数量和价格上涨的持续性也令市场担忧,尤其需警惕海工装备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
3大指标3年蝉联世界第一
工信部装备制造司副司长李东日前表示,2013年,我国船舶工业在世界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增长242.2%,占国际市场份额达47.9%。其中,新承接海工装备订单超过180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9.5%,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超过新加坡位居世界第二。我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呈现积极向好趋势,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2013年中国造船完工453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4.7%;承接新船订单69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31亿载重吨,同比增长22.5%。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占世界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按载重吨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1.4%、47.9%、45.9%。
李东强调指出,在市场倒逼机制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船舶工业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过去很糟糕,主要是大部分没有竞争力的船厂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而国际市场订单又很少。如今我们意识到了要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正好2013年的国际订单又出现了一个上升。
2014年以来,虽然BDI指数在淡季大幅回落,但造船市场依然保持活跃态势。尽管国内一些中小船厂由于停工或半停工状况难以接单,但主流船厂今年的排产基本趋于饱和,个别一线企业的新接订单逐渐向明后年排布。
在此情况下,新船价格也是持续攀升。数据显示,1月份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均价分别较2013年初上涨11.2%、10.7%、10.6%。其中,17.6万~18.0万载重吨的好望角型散货船价格上涨最为迅猛,涨幅高达20.7%。
广发证券分析指出,目前船东发力订造的根本原因是有利可图,究其原因是新船的价格更低(较高峰期低30%~40%),运营成本更低(油耗降低20%~30%),因此在当下的低运价水平上就具有盈利可能性。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最新报告指出,目前国内船企面临交船难、盈利难、转型难、融资难等多种困境,受全球航运市场低迷、全年完工船舶价格较低、生产成本刚性上升等影响,预计今年中国船舶业主要指标仍将处于低位,新接订单量将略有下降。
统计显示,2013年1~11月,中国船舶业实现利润252亿元,同比下降13.1%,且利润主要来自非船产品、物流配套、资本运作等业务,船舶产品生产业务基本无利可图。
中信建投分析认为,2013年是世界新船订单的反转年,今年有望维持在高位但绝对值将有所下降,船舶业业绩最差的时候还没到来,预计全行业2014 年收入将持平、利润将下降10%左右,乐观估计2014 年是业绩低点,2015年全行业收入和利润将实现正增长。
海工装备迎来“井喷”
为了扭转业绩颓势,国内船企纷纷拓展海工装备领域。中船重工集团日前发布消息称,2013年,集团批量承接了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工程配套设备等,合同金额同比增长5倍多,占承接合同总金额的比重超过12%,完成经济总量同比增长41%。截至目前,全集团累计承接建造海洋工程装备67座,为国内第一,海洋工程装备正逐步发展成为集团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
中船重工集团旗下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泽华表示,海工装备市场繁荣的背后是大量高价值订单的涌现,随着各国对大陆架资源的日益重视,海工装备制造业开始步入黄金发展期,海上油气田勘探、开采设备的发展前景很被看好。
中国船舶行业工业协会预测,2014年我国海工装备市场仍将活跃,特别是浮式海工装备市场前景相对乐观。
澜玛控股执行董事邬卫华曾表示,现在是投资海工装备的好时机。现有海工装备太老,世界范围内使用25年以上的钻井船占总量的40%以上,其他海工装备也存在此种现象,未来将需要200台自升式平台来替换旧的平台。
不仅如此,海工装备市场的活跃在企业市值排行榜中亦有体现。在由航交所发布的2013年港航企业市值排行榜中,海工企业的市值排名提升较大。在榜单前五位中,船舶海工企业就占据三席。其中海油工程由第12位上升至第6位,广船国际由第33位上升至第20位。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近日船舶制造板块全线飘红,中国船舶一度涨停,广船国际、中船股份涨幅一度均超5%。
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尽管2014年海工装备市场仍将活跃,但是由于不少造船厂转投海工装备,因此还需理性进入,规避产能过剩风险,提高技术水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