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正在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出口。
财政部24日发布消息称,从2014年起,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从四个重点方面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战略。这其中包括支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
据了解,尽管从2011年起年年都在投资水利,但华北等地的地下水超采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治理。“未来包括地下水超采治理之内的水利建设仍然会是个艰巨的任务。”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于法稳表示。
财政部此次明确,2014年中央财政将在这一领域加大资金支持,以调整种植模式,加强水利建设,创新水利管理体制机制,严格控制超采。
实际上,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的目标后,近年水利投资的力度已逐年上涨。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今年年初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称,2013年共落实水利建设投资439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408亿元、地方投资2989亿元,投资规模保持较高水平。
更早些时候,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2013年年末的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会议上表示,2012年冬2013年春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1233亿元,较上年增长16.9%,创历史新高。
尽管如此,应该说,水利对农业增产的“短板”效应依然没有消除,水利投资的资金缺口依然很大。
汪洋在前述会议上称,目前我国还有近一半的耕地缺少灌排条件,现有灌区也存在工程老化、失修严重,靠天吃饭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粮食生产的最大“硬伤”。
事实上,不仅农业上的短板要求水利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新一届政府新的执政思路也从多个方面对水利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会议提出要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
对此,水利部长陈雷也曾表示,一方面,“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因此必须补上农田水利方面的欠账;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洪涝防御水平、资源环境容量都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水利建设和投资业应该顺势跟上。
全国人大代表、社科院农发所原所长张晓山指出,水利建设除了“补短板”之外,对于当下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宏观经济还具有多重衍生效应。
张晓山认为,水利建设工程多,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带动经济增长效益明显。“此前李克强总理在提出加大中西部铁路建设之时,说这是一个消化中国过剩的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的很好出口,其实水利建设也一样。”
此外,获悉,2014年,中央将继续推动涉农资金整合。对于整合后的资金投向,张晓山认为,肯定是要用到最迫切需要的地方,水利建设必然是重中之重。
据了解,目前涉农资金的发放渠道十分分散,涉及到农业部、发改委、科技部、水利部、扶贫办等多个部委,每笔专项资金都有特定的用途,一般原则上只能专款专用。
湖南水利厅水电勘探设计研究总院书记、原规计处处长葛国华表示,涉农资金太过零散,使得地方无法集中力量办大事,尤其是重大的水利工程,需要金额颇大,整合资金的难度很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