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推进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一般境外投资项目全部实行备案制。经济之声评论:政府开门放行,企业积极“走出去”。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发改委推出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新的《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内容有三大变化,形象地说就是门大了,门少了,门严了。 首先是门大了,过去出国投资时小门进出,严格审核,变成打开大门,大幅放行。提高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权限、缩小核准范围,对一般境外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原来的核准权限是资源开发类中方投资3亿美元、非资源开发类中方投资1亿美元。现在统一提到中方投资10亿美元,只要投资10亿美元以下项目一律实行备案。门大了10倍以上。
二是门少了,简化程序、明确时限。过去三道门,地方企业按照县、市、省层层申报。如今一道门,地方企业直接向所在地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由省级提出审核意见后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备案项目也采取同样程序。
三是门严了,不是管得严了,而是严格执法了。突出依法行政、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维护秩序。 新增加了第五章关于“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明确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如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有违反规定程序和条件办理项目核准、备案等行为的,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去年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流量已超千亿美元,境外投资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趋势,对境外投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开门放行,必将促进我国企业进一步积极“走出去”。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王元京对此评论。
经济之声:发改委推出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一般境外投资实行备案制,不再层层申报审批。什么是备案制,和原来的核准制有什么区别?好处是什么?
王元京:原先的核准制是对这个超过一定规模的对外投资,反而供求关系包括规模、大小都要核准,这可能是为了防止投资一些失误吧,就是总得来讲它是从规模来考虑,政府要审计,就是说要把一下关,而那个备案制就不一样了,备案制就是说除掉像刚才说了,超过十亿美元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提供给政府必要的资讯、充分的信息,那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实际上它的区别就是核准制,实际上最终这个关是由长官决定的,而备案制要不要出去,要不要投资,这个关最后由董事会决定的,所以说政企就分开了,这个里面就扩除了一个对外的投资的体制障碍,我认为是这样。
经济之声:我们看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改变了以往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分别由各级政府审批的管理办法,真正体现了"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企业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这一方面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是否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元京:这个当然了,就是说过去咱们的核准制无所不在,各个方面都要核准,都要核准这样的话对企业来讲它的交易成本很高,要跑项目、跑核准,费了时间、浪费了很多机遇,现在备案制之后,并不是说就没有要求,而是要求对企业资讯有更高的要求,企业企业不能造假,对不对?不能违反当地的一些比如说环保、安全的一些法规,不能提供一些质量特别差的投资,这样的话企业应该说一旦放开之后,企业自我约束和法律约束应该是更高了,承担的风险也应该更大了。
经济之声:截至2013年底,中国到海外的投资金额累计达到6000多亿美元,其中2013年一年就投资了1045亿美元。有人提出,中国已经到了企业不得不走出去关键节点。您是不是认同这种判断?
王元京:我认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确实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为什么?咱们过去是走出去和引进来,过去还是引进来大于走出去,目前是并行,甚至有人说再过一、二年,中国的对外投资要超过外商直接投资,也就是说中国成了资本净流出的国家了,为什么这样呢?有四个方面决定了,因为中国对外投资要占领四个制高点,一个是资源能源的制高点,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到中后期它对资源、能源的需求极其强烈,而国内的这方面的产业瓶颈毫无疑问需要我们在外边进行资源能源的开发,另外一些制造业的制高点,包括中国的核电、高铁需要走出去,也需要对外投资,另外技术的制高点,采取一些并购的方式,获得更好的技术,另外服务贸易的制高点,包括我们的文化业、金融等等都要走出去,在这个阶段内需要更大规模的走出去,这是一个很好的阶段和机遇。
经济之声:您谈到了四个方面,那面对这么巨大走出去的需求,您觉得咱们在对外投资的管理制度方面以及对外投资的保护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王元京:那我们说从未来来看,中国的对外投资数量会更多,范围会更广,形式也会更加多样。更加多样包括并购,包括直接投资这个方面,但是风险也会更大,因为对外投资它毕竟不是像对外投资,它有时候对外边有些很多需要盈利模式,需要当地的法律、市场有很多的摸索,因此它的风险也更大。第二就有一个要求,我们的监管要更加严格,因为对外投资,包括法律这次提出来了,如果你在国外造假,在国外违反法律,那么惩处应该是非常严格的。包括你比如说美国对咱们的投资,比如说医药企业在中国行贿,美国的国内法要严罚它,所以说法律监督在对外投资来讲任务更加重了,这个是以前的什么核准制所解决不了的,并不认为法律监管就可以松了,这完全是错误的理解。
经济之声:也就是说在促进他们对外投资的同时、促进企业对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他们违法的问题。那如果对于我们的安全呢?您觉得咱们对于对外投资资金和企业安全咱们有哪些需要做的?
王元京:所以说我们觉得对外投资也是有一个学习氛围问题,对外投资尽管是已经比较多了,但是未来有更大的发展,所以说需要更多的去和当地的文化和当地的法律和当地的市场环境更加融合,有一个互动关系,和当地政府的互动、和当地社会的互动、和当地环境甚至各方面要比较融合。比如说最近就出现了,这个报纸出现了中国的有些大的企业对外投资被当地的政府暂停了,可能由于排污等等问题,所以说这说明什么?中国的企业对外投资首先要保持一个社会责任感,包括要尊重当地环保、社会、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各方面都要监督到,这样作为一个模范的企业对外投资可能越来越受欢迎,这方面不仅有市场风险,也有它的社会风险、环境风险,所以都要充分考虑在内,这个需要一个过程,但总得来讲对外投资的要求也很高,遵纪守法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经济之声:最后您给咱谈一下,对于目前随着政府的利好不断的兑现、不断的出台,随着咱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您觉得咱们企业走出去这样的加快步伐的过程,中国的企业对外投资的前景您有怎样的预测?
王元京:我认为中国的对外投资这个并不是单方面的外边获利,不要以为中国国内缺欠好像对外投资就没有必要,实际上对外投资势头会超过外商直接投资,因此它的数量会更加多,中国成为投资大国毫无疑问了,因此这个范围会更广的,我认为过去的对外投资主要是集中在资源、能源方面,对于制造业来讲,那么尤其是中国获取的技术、服务贸易这方面还是不多的,所以说它的范围更宽广、深度也更强,也会向深度发展。
热门推荐